欣赏| 南北朝佛造像 佛像古建艺术—— 弘扬佛法,共沐东方艺术! ▲肋侍菩薩 云冈石窟 北魏早期 公元220年,曹丕篡汉,东汉灭亡,中国进入了三国时代。 从三国到魏晋、南北朝,一共361年,这三个半世纪的中国大地上战乱频生、兵连祸结,和平的日子少,打仗的时候多。 ▲供养菩萨 云冈...
东魏 天平三年 邢长振造释迦像局部/游艺草庐 东魏 天平三年 邢长振造释迦像|第二阶段为东魏时期,圆雕造像增加,佛像形体较大,由注重服饰的刻画转为对人体形态的表现,佛衣由北魏的厚重转为轻薄,着装方式也发生变化,右领襟由敷搭左肘上升至左肩,仍保留胸前带饰,佛衣下摆内敛。菩萨璎珞佩饰逐渐增多。/游艺...
在帝王支持下,各种宗教活动在宫廷内外蓬勃开展起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创造出辉煌灿烂、精彩绝伦的宫廷造像。明代御用监佛作,清代中正殿念经处及造办处都是皇帝专设主管办造佛像的机构,由于宫廷所造,造像艺术登峰造极。从明永宣再到康熙乾隆宫廷造像,一脉相承,又有创新,形成了汉藏艺术相互交融的独特...
明 木雕释迦牟尼佛像 连座高:103cm 佛祖结跏趺坐,螺髪雕琢得细密规整,脸廓圆润丰腴,天庭饱满,为典型汉传开相。双眉如弯月,双目垂俯,相容和熙,静穆安宁之中尽现佛家之庄严。其身姿端正饱满,身着通肩式袈裟与僧裙,胸部露出内束的裙腰,下摆在双腿前铺展开来,衣纹的处理采用汉地写实手法,折迭曲覆...
值得一提的是,这件佛像的底部刻有“朱茂记造”的底款。朱茂,作为古代著名的佛像制作工匠,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佛像制作领域享有盛誉。这款底款不仅代表了制作者的荣誉,也为后世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线索。通过这款底款,我们可以了解到这件佛像的制作背景和历史渊源,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其艺术价值和历史...
清康熙(1662-1772年) 释迦牟尼佛像 尺寸高13.6cm 估价RMB 150,000-200,000 成交价RMB 184,000 拍品描述:整像造型端庄大方,工艺繁复细腻,铸胎厚重,镀金亮丽,具有清代康熙宫廷造像鲜明的风格和工艺特点。尤其是精致的工艺,完美的品相,堪为康熙宫廷造像经典之作。明代 释迦牟尼佛像 尺寸高19cm 估价RMB 150...
中国古代的佛教造像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中的一个独立的艺术门类,我国的秦汉时期,就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做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大放光彩的阶段。汉代以后至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在中国的广泛传布,盛行在山崖陡壁上开凿洞窟形的佛寺,同时在石窟年诶营造大量佛像。从此佛教造像...
药王山摩崖造像位于西藏拉萨郊区药王山西侧,是一处著名的室外宗教景观,在山体上密密麻麻地刻满了数千个大小佛像,因此,人们也称为"千佛崖"。据说这里最早的石刻佛像是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时期的作品,藏传佛教的一些著作记载说:有一天,松赞干布来到红山,突然看到有六个字的影子从山中自然显现,他立即沐浴净身,...
《佛说造立形像经》中形容造佛像的功德言:“如是四天下江河海水尚可升量,作佛像其福甚多,多四天下江河海水出过十倍。”再次,证得无上菩提。造佛像,这是在种出世的无上胜因,必然证得无上菩提,永得解脱。佛在《法华经》中言:“或有起石庙,旃檀及沉水,木櫁并余材,砖瓦泥土等,若于旷野中,积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