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欲推行通识教育,要突破资源瓶颈,更要真心实意地强调教学。此外,通识教育成本高昂且不重视经济回报,意味着学生很可能需要面对短期内职业竞争力降低的现实,来自富裕家庭的学生显然更有能力承担这种机会成本。因此通识教育的确是以经济发展...
把通识教育作为学生大类培养阶段的主要任务,如同济大学、中山大学等;二是将通识教育纳入学生培养方案,设置相应通识学分,开设足量通识课程以满足学生修读要求,如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三是依托实体制书院,实施全方位、立体化的通识教育,如北京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
通识教育又称博雅教育,起源于古希腊的“自由教育”,倡导人的和谐发展。今天的通识教育是指由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构成的框架。这是我们成为优秀专业人士的必要前提。其要求是使教育主体广泛接触知识,从而培养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欧美许多知名大学不仅在中学阶段强调通识教育,甚至在大学阶段也强调通识...
通识教育,简单来说,就是一种广泛而全面的教育方式。它不仅仅关注于某一专业领域的知识学习,而是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让他们能够掌握多领域的基础知识,拥有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大学里,通识课程通常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多个学科的内容。比如,你可能会学到历史、文学、心理...
我很赞同他的说法,这类教育简称通识教育,正是我们教育最缺少的。甚至,不仅仅是学生,多数成年人也没有这块教育。比如逻辑学,我们高中数学学的是“与或非”这样的形式逻辑,但形式逻辑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常用,它更多的是用在数学和计算机里面,因为形式逻辑要求建立一套规范的公理系统,但日常生活和语言往往是模糊...
通识教育是教育的一种,这种教育的目标是:在现代多元化的社会中,为受教育者提供通行于不同人群之间的知识和价值观。通识教育是英文“Liberal Arts Education"的译名,也有学者把它译为“普通教育”、“一般教育”、“通才教育”等等。 通识教育最早由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学家弗吉里奥在论文《论绅士风度与自由学科》中...
通识教育名词解释 通识教育名词解释 一、定义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是一种广泛、综合性的教育理念,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其独立思考、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通识教育强调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关注跨学科的知识整合,旨在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人才。二、目的 通识...
通识教育,是向学生展示知识的广博性,强调古今贯通、文理兼备,使之基本能够把握人类知识体系的框架;通过研读经典和不断讨论、反思,掌握积累知识、探索真理的方法;通过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综合吸收所学所思,养成健全完美的人格。“通”不是通用,而重在贯通;“识”不仅是知识,更重在见识,通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