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经汤 组成:菟丝子30g 桂枝6g 川芎30g 白芍6g 怀牛膝60g 当归6g 红花9g 麦芽60g 主治:月经后期,量少,闭经,痛经。 加减:瘀血重加桃仁9g,鸡内金30g;甚者加水蛭3g,土鳖虫6g;湿加益母草30g,泽兰30g;寒加桂枝9g,吴茱萸6g;虚甚者四制熟地120g。 本文是楚瑞阁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
通经汤是一个中药方剂,主治妇女经闭。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通经汤 出处 《回春》卷六 名称:通经汤 组成:当归、川芎、白芍、生地黄、官桂、厚朴、枳壳、枳实、黄芩、苏木、红花、乌梅。 用法用量:姜、枣煎服。 制备方法:上锉1剂。 附注:《妇科玉尺》本方用四物汤加大黄、官桂、厚朴、枳壳、枳实、黄芩、红花...
白芍8g 当归8g 丹皮8g 栀子5g 白芥子3g 柴胡1.5g 香附1.5g 郁金1.5g 黄芩1.5g 甘草1.5g 功 效 清肝泄热 煎 煮 ■将药材放入锅中,加水没过药两横指。 ■浸泡40分钟。 ■大火煮开,小火煎煮40分钟,取汁150毫 升。 ■药渣加水再煎煮一遍,取汁150毫升。 ■两次...
《叶氏女科》卷一:通经汤 组成熟地黄7分,当归7分,川芎7分,白芍7分,川楝子(炒)7分,小茴香7分,槟榔7分,玄胡(延胡索)索7分,木香7分。 用法水煎,食前服。 功用血涩不行,经水将来而脐腹绞痛。 出处《叶氏女科》卷一 纠错 推荐0 收藏0 评论0 ...
吴门秘方008——通经汤 【名称】: 通经汤 【组成】: 菟丝子30 桂枝3 川芎30 白芍6 当归6 红花9 牛膝60 生麦芽60 瘀血重加桃仁9 鸡内金30 甚者水蛭3,土鳖虫6 湿加益母草30 泽兰30 寒加桂枝为9 吴茱萸6 【备注】: 虚甚者四制熟地120,初学者可以不辨证。
吴门通经汤我们排开极端的情况最常见的是黄体激素不足没有形成排哪卵或者由于排卵后黄体激素低下子宫内膜没有充分地增生没有为受孕做好准备 吴门通经汤 一、通经汤方解 组成:菟丝子30、桂枝3、川芎30、白芍6、当归6、红花9、牛膝60、生麦芽60。广东省中医院内分泌科罗露露 加减:瘀血重加桃仁9、鸡内金30,甚者...
【主治】气滞血瘀之月经后期、月经过少、闭经、痛经及崩漏等月经失调病证。 【方解】通经汤由吴门钱氏妇科钱伯煊先生所创,具有通经活血通络的作用,主要治疗气滞血瘀的月经后期、月经过少、闭经、痛经及崩漏等月经失调病证,并可随原发病因而相应加减。如因寒而凝者加以温经通络、活血化瘀之法,因热灼浓黏不畅,则宜...
导滞通经汤 组成 陈皮、桑白皮、白术、木香、茯苓(去皮)各一两。 用法用量 古代用法:上㕮咀,每服半两,水二盏,煎至一盏,食前去滓温服。 功用 健脾理气,利水消肿。 主治 脾湿有余,及气不宣通,面目手足浮肿。 方义 《内经》曰:“湿淫所胜,平以苦热,以苦燥之,以淡泄...
宣郁通经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傅青主女科》卷上。具有补肝血,解肝郁,利肝气,降肝火之功效。主治妇人经前腹疼数日,而后经水行,经来多紫黑块。症见月经不调、行经腹痛、经有血块。临床常用于治疗妇女月经不调、慢性盆腔炎、子宫内膜炎、功能性子宫出血等疾病。歌诀 宣郁通经川郁金,丹栀归芍香附芩;白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