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醒法师常说:续佛慧命,必须后继有人,必须培养佛门龙象。隆醒法师自从担任宝通禅寺方丈开始,即着手培养僧才的制度建设,形成了一套完整、系统的培养僧才制度。从宝通禅寺走出去的僧人,目前有的当了寺院住持,比如法云法师、来贤法师等,有的长期担任知客、监院,如见如法师,有的在大型丛林担任后堂堂主,如宽文法师,...
然而,上了梁山后,公孙胜仿佛消失了一样,一些重大战役他都没出现,后来更是离开梁山了。再以后,宋江在高唐州之战受阻,不得不请公孙胜出山。罗真人传授公孙胜“五雷天心正法”,终于打败高廉,救了柴进。 但是,征方腊前,公孙胜再次离开梁山。 作为大法师,公孙胜的离去,可以说是梁山一大损失。但是,幸好公孙胜还有徒弟,也...
六祖坛经通说-第20集 第一次发现听的懂六祖坛经,不无聊有趣生动形象,且开启智慧,由浅入深的聆听这,津津有味孜孜不倦,感谢法师讲解的如此通透。, 视频播放量 113、弹幕量 0、点赞数 6、投硬币枚数 0、收藏人数 11、转发人数 1, 视频作者 易经入门, 作者简介 ,相关视
六祖坛经通说-第15集 第一次发现听的懂六祖坛经,不无聊有趣生动形象,且开启智慧,由浅入深的聆听这,津津有味孜孜不倦,感谢法师讲解的如此通透。, 视频播放量 190、弹幕量 0、点赞数 2、投硬币枚数 0、收藏人数 4、转发人数 5, 视频作者 易经入门, 作者简介 ,相关视频
弘一法师引人深思的6句话,渡了无数人!若是能够读懂,才算真正活得通透!1、你以为错过了是遗憾,其实可能是躲过一劫。别贪心,你不可能什么都拥有,也别灰心,你不可能什么都没有所愿。人总是会为过去的人和事物感到遗憾,其实很多时候我们要学会往前看,我们失去了一些东西,必然会得到一些东西,相对的,我们...
大师有感于“障深者莫通津粱,慧浅者罕窥其宗趣”,又写成《大乘止观述记》,在《述记》中法师广征博引,理明辞畅,将深奥的佛理演绎得颇为生动透彻,非常便于弘扬宣讲。法师试图将深奥的佛经依据自己的心得整理得机畅流通,方便初学的人,使其易于拾级而上。1928年,法师在71岁高龄时,不惮其烦地完成了...
佛教:你的善根有多深,通过一个行为就可看出,大安法师开示。 什么是善根,比如佛曾说,与尘世有善根智慧之人喜结善缘。《地藏菩萨本愿经》中就有:尔时世尊而作是言:“……或有利根,闻既信受。或有善果、勤劝成就。……”这里利根,也是指上上跟的人,就是善根深厚的人。如《佛说阿弥陀经》说:……舍利佛,...
通和法师 19-10-28 06:49 来自全面屏vivo X20Plus 若于极乐深生信仰,则愿生之心自然而起(「信受即愿故」)。愿即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经言:「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又言:「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此即释迦本师劝愿处。信愿既生,则行自起,以满往生之愿,以证所信之果。行即「...
后来,还是公孙胜出马,又是布阵,又是施法,这才收服樊瑞。樊瑞本是道士,见公孙胜道法高超,遂拜公孙胜为师。公孙胜把从师父那里学到的五雷天心正法,也都传授给樊瑞。从此,梁山就有了两大法师,而公孙胜不在的时候,樊瑞就成了关键时刻的救命稻草。 上梁山后,征方腊之前,因为公孙在,樊瑞发挥的作用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