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的《中美新约》中规定,两国在战争结束后6个月内进行谈判,“签订一现代广泛之友好通商航海设领之条约”,这项规定是为了换取美国废除一切近代以来与满清北洋等前政权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让步。 很简单的一个问题,因为这个条款实际上是替换了《中美五口贸易章程》《中美和好条约》《中美续增条约》《中美续条条约...
这是在华美商第一次较为系统的提出缔结通商条约的要求,表达了美商长久以来渴望中国能开放贸易口岸、改变贸易制度的愿望。尽管该请愿书日后成了美国早期对华政策的基本框架,但在当时并没有得到美国政府的及时回应。直至1840年1月鸦片战争已经迫在眉睫之时,美国众议院才将该报告提出,并最终列入美国众议院第七项决议。
1858年6月19日,日美双方签订《日美友好通商条约》,条约共十三条,主要内容如下:第一条“日本政府任命官员处理在华盛顿的事务”“合众国领导人任命外交代表驻留江户,任命领事或总领事驻留在根据此条约规定的向亚墨利加人民开放的日本各口岸内”。第二条“列入此条约内的各地允许亚墨利加人居留。居留者可以以一定的价款...
1946年和2023年,完全换了一副嘴脸,美国政客说,“谁要和中国签中美自由通商条约,那谁就是美国的卖...
解析 答案:解析: 《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国民党同美国签订的卖国条约。为了进行内战,国民党空前地出卖国家主权,换取美国的援助。1946年,国民政府同美国签订所谓《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把中国的主权从空中到地下,从陆地到海洋,从经济、军事到政治、文化,大量出卖给美帝国主义。
《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重要 影响。它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的脆弱性和落后性,加速了中国向现 代化的转型。这个条约的签订激起了中国人民对外国侵略的愤怒和 抵抗,成为中国反抗列强侵略的起点。 此外,这个条约也使中国政府和人民认识到了中国的弱点和不足之 处,促使他们开始积极地进行改...
1858年7月29日,日本代表井上清直和岩濑忠震登上停泊在江户湾小柴冲的"波瓦坦"号,与哈里斯等共同参与了《日美友好通商条约》的签署仪式。这是继《日美亲善条约》之后,江户幕府与哈利斯签订的第一个明确允许贸易自由和开放国家的条约,签订时间为1858年6月19日,日本方面的签约人包括下田奉行井上清直...
条约原文用中文和德文书写,法文副本作为备用。第六条:广州等口岸,大布国和德意志国民可居住、贸易,但不得在非通商口非法交易,需遵守当地规定。第七条:非通商口岸,外国船只禁止贸易,违者货物充公。第八条:外国人可短期在口岸游玩,进入内地需领事批准,遗失执照者可申请补办,不得滋扰或伤害。第九...
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此方商品在彼方享有不低于任何第三国和彼方本国商品的待遇,此方对彼方任何物品的输入,以及由此方运往彼方的任何物品,“不得加以任何禁止或限制”。此方船舶可以在彼方开放的任何口岸、地方或领水内自由航行,其人员和物品有经由“最便捷之途径”通过彼方领土的自由;此方船舶包括军舰在内,可以在遇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