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官职> 选补使 使职名。唐高宗上元二年(675)以岭南五管、黔中都督府选任土人,官非其才,乃遣郎官、御史为选补使,亦称南选使,前往简补广、交、黔等州官吏。其后,江南、淮南、福建因水旱,皆遣选补使即选地方官吏,废置不常。参见“南选”。
《送主客仲员外充黔中选补使序》是唐代权德舆创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原文 送主客仲员外充黔中选补使序 选部每岁以四才三实铨署群吏,每三岁则有诏以诸曹郎分命南辕,调其任次。有黔江辰溪十五郡五十馀城,赋其吏员,便其习俗,主客郎仲君实司之。君始以岷峨诸生,献赋京师,因文章典义,浚发声实,自...
宣谕:宋官名。掌考察地方政治,按察官吏,招抚起事者,宣谕朝廷关心。南宋绍兴后常于民众起事被镇压后派高级官员为宣谕使前往抚慰。没有品级之分,只是兼职。宣谕使掌宣谕德意,不预他事,归即结罢。绍兴元年,诏秘书少监传崧卿充淮南东路宣谕使,此其始也。二年,分遣御史五人,宣谕东南诸路,戒其...
唐朝初年,岭南地区的州县官僚由当地都督府直接选择士人首领补授,这种方式“简择未精”、“未甚得所”。为此,朝廷专门派遣五品以上的京官充任选补使,御史一人同往监督、并逐渐形成
26. 唐前期,朝廷认为岭南“简选士人未甚得所”,于是派遣选补使和监察御史前往该地“简补阙官”,谓之“南选”。此后“南选”在江南、淮南、山南、福建诸道全面推行。这(B) A. 反映了政府更加重视南方发展 B. 打击了地方世家大族势力 C. 根本改变了朝廷官吏任用制度 D. 促进了科举制度的兴起 相关知识点:...
原因如下 1.补选使徒之所以有一班20个人参选,是说明补选使徒有120个人来报名,所以说会有120个人来参选,而且这120人还是从各地区里面选拔而来的,这就是为什么不选使徒有120人参选的原因 补选
季冬送户部郎中使黔府选补 [唐代]卢僎 原文拼音版背诵 季jì冬dōng送sòng户hù部bù郎láng中zhōng使shǐ黔qián府fǔ选xuǎn补bǔ 握wò镜jìng均jūn荒huāng服fú,分fēn衡héng得dé大dà同tóng。征zhēng贤xián一yī台tái上shàng,补bǔ吏lì五wǔ谿xī中zhōng。
季冬送户部郎中使黔府选补 [唐代]卢僎 握镜均荒服,分衡得大同。征贤一台上,补吏五谿中。雨露将天泽,文章播国风。汉庭暌直谅,楚峡望清通。马逐霜鸿渐,帆沿晓月空。还期凤池拜,照耀列星宫。 (0) 翻译与注释 暂无翻译和注释 参考赏析 暂无赏析其他资料 暂无资料...
口语交际(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阅读下面的对 上下方选择 选补对话使完整、符。(其中 为多余选项)Andy: It is almost 6 o'clock now.Millie: Yes. 1.Andy: That's a good idea. Where will we go?Millie: Some place you've never been before. A Korean restaurant named Jinjuu. 2.An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