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区指选举国家代表机关代表(议员)或其他国家公职人员时划分的区域单位,是选民开展选举活动和产生代表(议员)的基本单位。现代各国一般都实行区域代表制(又称区域选举制),即按照地域划分选区,由各选区分别选出本选区的代表(议员)。选区的划分,通常采取2项原则:①行政区原则,即以行政区为选区划分的依据;②...
1954年宪法规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名额和产生办法由选举法规定,从而在宪制上确立了适合我国国情的人大选举制度。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1979年7月,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修订颁布的选举...
(1)我国实行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制度;普遍实行差额选举。 (2)我国的选举方式,①从选民的角度,分为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②从候选人角度,分为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③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各有优缺点,不能笼统地说哪种方式更好。(3)选举制度及选举方式确定的依据,①采取怎样的选举方式,要...
多数代表制 单一选区制 划分选区,然后同一个选区只有一个候选人当选。 复数选区制 同一个选区,得票率前x名候选人当选,x为法律规定数量,不同选区的x值不同。 集选区制 新加坡特有的选举方式,指每个选区有几个代表组队参与选举,一旦当选,整个组的候选人全部当选,这种制度极度容易诞生一党优势制。
中国选举制度,法律规定的关于选举代议机关代表和国家公职人员的各种制度的总称。选举制度是中国人民代表大会不可缺少的环节。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产生需要选举,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以及检察机关等国家机关的产生,也需要通过选举 。基本原则 根据宪法及其他法律的规定,中国选举制度主要有:1.选举权的普遍性原则。这是...
选举是指公民按照特定的方式选择国家公职人员的行为。选举制度是规定公民与国家政权之间关系的、由公民通过选择国家公职人员的方式,而赋予国家政权合法性的一系列制度和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选举制度是指各级人民代表的选举、选择制度。各级人民代表的选举、选择制度,包括普通地方选举和军队人民代表、特别行政区全国人大...
1953年的《选举法》对我国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程序和方法作了具体的规定,确立了比较完善的选举制度。 1979年我国颁布了新的《选举法》。 与1953年《选举法》相比较,1979年《选举法》主要在两个方面有了新的发展: (1)将直接选举扩大到县一级; (2)将等额选举改为差额选举。
简单来说可以这么理解,美国总统并非由各州选民直接选举产生,而是先选出各自州的选举人组成“选举人团”,然后选举人团按照本州选民意志进行投票,最终选出美国总统。 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全国共分50个州和1个特区(首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如下图所示。
大多数州采用 “胜者全得” 制度,即在一个州内获得多数选票的候选人将赢得该州所有的选举人票。然而,缅因州和内布拉斯加州却打破了这一常规模式,选择了比例代表制,即根据各个国会选区的普选票来分配选举人票。三、提前投票和邮寄选票 (一)投票方式多样化 虽然 11 月 5 日是最终的投票日,但早已有数百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