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刘昱【作者】李颀 【朝代】唐 八月寒苇花,秋江浪头白。北风吹五两,谁是浔阳客。鸬鹚山头微雨晴,扬州郭里暮潮生。行人夜宿金陵渚,试听沙边有雁声。标签:送别写景 译文 注释 八月的芦苇和江边的浪花都是白色的。北风吹着候风器,谁才是浔阳的客人呢?雨后天晴,鸬鹚在山头停留,扬州的外城晚上生出潮水。行路...
《送刘昱》注释 古诗词注释 注释 ⑴刘昱(yù):作者的友人。 ⑵苇(wěi):芦苇。李时珍《本草纲目》:“苇之初生曰葭,未秀曰芦,长成曰苇。” ⑶浪头:掀起的波浪。 ⑷五两:古代的候风器,用鸡毛五两(或八两)系于高竿顶上而成。 ⑸浔(xún)阳:地名,今江西省九江市的古称。
《送刘昱》是唐代诗人李颀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作于唐玄宗开元时期(713-741年)。 在这段时间里,李颀经历了由进士及第的欣喜到为官的挫折。他在任职期间遭遇了排挤和诽谤,因此辞官回乡。这一经历使得他的诗歌充满了对世态炎凉的感慨和对友人关怀的情感。 在开元年间,唐朝进入了鼎盛时期,国家富强、政治稳定、...
送刘昱【唐】李颀八月寒苇花,秋江浪头白。北风吹五两^{①,谁是浔阳^{②}客。鸬鹉山头微雨晴,扬州郭里暮潮生。行人夜宿金陵^{③}渚^{④},试听沙边有雁声。【注释】①五两:古代候风器,用鸡毛五两(或八两)系于船上高竿顶上而成。②浔(xún)阳:地名,今江西省九江市的古称,是刘昱此行的目的地。
送刘昱李颀八月寒苇花,秋江浪头白。北风吹五两①,谁是浔阳客。鸬鹚山头微雨晴,扬州郭里暮潮生。行人夜宿金陵渚,试听沙边有雁声。注释:①五两:古代的候风器,用鸡毛五两(或八两)系于高竿顶上而成。(1)下列有关本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A.“八月寒苇花”江边的芦花在秋风中摇荡,一片泛白,呈现...
古诗送刘昱翻译赏析 《送刘昱》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颀。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八月寒苇花,秋江浪头白。 北风吹五两,谁是浔阳客。 鸬鹚山头微雨晴,扬州郭里暮潮生。 行人夜宿金陵渚,试听沙边有雁声。 【前言】 《送刘昱》是唐代诗人李颀创作的一首古体诗。全诗共八句,可以分成两个部分。前四句为第一部分,以...
《送刘昱》翻译及赏析 《送刘昱》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颀。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八月寒苇花,秋江浪头白。 北风吹五两,谁是浔阳客。 鸬鹚山头微雨晴,扬州郭里暮潮生。 行人夜宿金陵渚,试听沙边有雁声。 【前言】 《送刘昱》是唐代诗人李颀创作的一首古体诗。全诗共八句,可以分成两个部分。前四句为第一部分,...
《送刘昱》是唐代诗人李颀的一首送别诗,通过描绘离别场景和自然景物,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刘昱的深厚情谊和依依不舍之情。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送别时的情景与情感。首联“八月寒苇花,秋江浪头白”点明了送别的时间和地点,八月的秋江边,芦苇花在寒风中摇曳,江浪翻涌,呈现出一派...
《送刘昱》赏析如下:《送刘昱》是唐代诗人李颀创作的一首送别诗。全诗以景衬情,通过描绘秋天的江景和离别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刘昱的深厚情谊和离别时的复杂情感。1. 诗歌原文: 八月寒苇花,秋江浪头白。 北风吹五两,谁是浔阳客? 鸬鹚山头微雨晴,扬州郭里暮潮生。 行人夜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