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黄丸 药方名称退黄丸 处方青矾60克(锅内溶化,入陈黄米3千克,用醋拌匀,慢火炒令烟尽为度)平胃散180克 制法二药同炒少顷,为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运脾化湿。治脾胃不健,气滞湿蕴所致之萎黄浮肿,心悸气促,肢体懈懒,食积痞块,小便不利,大便溏泄,或能食而无力,或嗜好香物及生米等。
补血退黄丸是传统的中药方剂,来源于《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主要用于贫血黄肿,四肢酸软,心悸头眩,气短气胀,食欲失常。处方 针砂4两(用醋煅透3次),茵陈1两(煮汁),皂矾2两(煅透烧至红色),泽泻1两 ,大麦芽2两,茯苓1两,苍术1两,广皮1两,厚朴1两,熟地1两,大枣8两(去皮核),肉桂4...
退黄丸 《医学入门》:退黄丸 【处方】青矾60克(锅内溶化,入陈黄米3千克,用醋拌匀,慢火炒令烟尽为度)平胃散180克 【制法】二药同炒少顷,为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运脾化湿。治脾胃不健,气滞湿蕴所致之萎黄浮肿,心悸气促,肢体懈懒,食积痞块,小便不利,大便溏泄,或能食而无力,或嗜好香...
[问答题] 退黄丸功效与作用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脾胃不健,气滞湿蕴所致之萎黄浮肿,心悸气促,肢体懈懒,食积痞块,小便不利,大便溏泄,或能食而无力,或嗜好香物及生米等。运脾化湿。 退黄丸【来源】《医学入门》卷七。【组成】青矾60克(锅内溶化,入陈黄米3千克,用醋拌匀,慢火炒令烟尽为度)平胃...
补血退黄丸,中成药名,来源于《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有益气补血,健脾利湿的功效。用于贫血黄肿,四肢酸软,心悸头眩,气短气胀,食欲失常。 【中药配方】 针砂4两(用醋煅透3次),茵陈1两(煮汁),皂矾2两(煅透烧至红色),泽泻1两,大麦芽2两,茯苓1两,苍术1两,广皮1两,厚朴1两,熟地1两,大枣8两(去皮核),...
退黄丸功效与作用退黄丸功效与作用脾胃不健,气滞湿蕴所致之萎黄浮肿,心悸气促,肢体懈懒,食积痞块,...
退黄丸做为中医药方的一种,也是十分的奇妙,不但痊愈功效好, 并且运用普遍,那麼大伙儿了解退黄丸的成份是什么吗?下边就 一起来瞧瞧吧。 特异药方生产 青矾 60 克(锅内融化,入陈小黄米 3Kg,用醋翻拌,温火炒令 烟尽为度)平胃散 180 克 特异制作方法生产 二药同炒少顷,为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特异...
补血退黄丸 药方名称补血退黄丸 处方针砂4两(用醋煅透3次),茵陈1两(煮汁),皂矾2两(煅透烧至红色),泽泻1两,大麦芽2两,茯苓1两,苍术1两,广皮1两,厚朴1两,熟地1两,大枣8两(去皮核),肉桂4钱。 制法上为极细末,将大枣煮烂,去皮核打成泥,兑入茵陈汁,酌加炼蜜为丸,每钱约20粒。
百度试题 题目退黄丸功效与作用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脾胃不健,气滞湿蕴所致之萎黄浮肿,心悸气促,肢体懈懒,食积痞块,小便不利,大便溏泄,或能食而无力,或嗜好香物及生米等。运脾化湿。 退黄丸反馈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