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空图 司空图(837~908)晚唐诗人、诗论家。字表圣,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祖籍临淮(今安徽泗县东南),自幼随家迁居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唐懿宗咸通十年(86... 司空图的诗 秋景 退栖 杂题九首 南至日 古乐府 次韵和秀上人游南五台 查看更多
退栖原文 宦游萧索为无能,移住中条最上层。得剑乍如添健仆, 亡书久似失良朋。燕昭不是空怜马,支遁何妨亦爱鹰。 自此致身绳检外,肯教世路日兢兢。 退栖拼音版huàn yóu xiāo suǒ wéi wú néng ,yí zhù zhōng tiáo zuì shàng céng 。dé jiàn zhà rú tiān jiàn pú , 宦游萧索为...
退栖,退而栖息,不再出仕。首联叙事,讲他当时的处境。宦游萧索,是对自己五十岁前从宦经历的一个总评。他少有俊才,品行也很有名。三十二岁中进士,一度做到礼部郎中。广明元年(880),黄巢进入长安,他的仕途随之中断。有人曾劝他入义军,司空图不肯往,辗转回到河中中条山。后来僖宗次凤翔,司空图又出仕,僖宗去宝鸡时,...
扫莓苔地皆新筑,倚竹梅云是退栖。朗读 0喜欢 出处 出自宋陈著的《为龄叟作》拼音和注音 sǎo méi tái dì jiē xīn zhù , yǐ zhú méi yún shì tuì qī 。 小提示:"扫莓苔地皆新筑,倚竹梅云是退栖。"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退栖》是司空图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流露出诗人对退隐生活的复杂情感。开篇“宦游萧索为无能,移住中条最上层”直接点明退隐缘由,透露出诗人的无奈与决绝。接下来的诗句中,通过得剑与亡书的比喻,展示了诗人在隐居生活中的豪情与雅趣。而颈联的典故运用,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在退隐与入世之间的徘徊与矛盾。最后两句“...
朝代:唐 [táng] 作者: 司空图 [sī kōng tú] 宦[huàn] 游[yóu] 萧[xiāo] 索[suǒ] 为[wèi] 无[wú] 能[néng] ,移[yí] 住[zhù] 中[zhōng] 条[tiáo] 最[zuì] 上[shàng] 层[céng] 。 得[dé] 剑[jiàn] 乍[zhà] 如[rú] 添[tiān] 健[jiàn] 仆[pú] ,亡[wáng] 书...
马 翻译赏析繁体原文䪨律对照注音对照 收藏 做笔记 🐒 🔈 译文: 宦游萧索为无能,移居中条最上层。 得剑乍如添健仆,失书久似失良朋。 燕昭不是空怜马,支遁何妨亦爱鹰。 自此致身绳检外,肯教世路日兢兢。 全诗概括:这首诗描写了诗人的境遇和心境。诗人以宦游萧索为自己无能的表征,选择迁居到中条最...
古今诗词 > 诗文 > 退栖 > 译文与注释 退栖[唐代]:司空图拼 原 宦游萧索为无能,移住中条最上层。得剑乍如添健仆,亡书久似失良朋。燕昭不是空怜马,支遁何妨亦爱鹰。自此致身绳检外,肯教世路日兢兢。 译文与注释 (暂无翻译) 上一首: 沈周《闻杨君谦致政赋此以致健羡十五首》 下一首: 沈周《赠...
出自司空图《退栖》 宦游萧索为无能,移住中条最上层。 得剑乍如添健仆,亡书久似失良朋。 燕昭不是空怜马,支遁何妨亦爱鹰。 自此致身绳检外,肯教世路日兢兢。 【注】 司空图:字表圣。唐僖宗去四川,司空图没有被批准随驾,退回中条山王官谷。这首诗是他回中条山后写的。 燕照怜马:战国时,燕昭王要访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