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痕”是一种以社会公共空间中的老建筑、废墟墙、新建毛胚房、岩石、旧木板等为载体的艺术创作。它通过捕捉自然风化和腐蚀后的痕迹,以及人为涂写的叠加痕迹,形成独特的图像资源。通过使用极限对比色(如黑色、白色等)进行反衬填色,以及纹理硬边描画式的拉大反差和突出痕迹的操作,将这些被遗忘和忽略的痕迹图像凸现出...
追痕从周周工作室的创作(1.0版本)开始,逐渐拓展到个人在社会公共空间的行为实践(2.0版本),再到由周周作为发起人带领的群体追痕行为(3.0版本)。最终,演变为4.0版——作者退隐模式(也称为自动驾驶模式),在发起人缺席的情况下,由异地网友发现地址,并由在地的人士按照发起人给予的操作程序组织志愿者追痕。📍【追...
正如倪卫华在《追痕》系列作品中所言:“这个系列,是我‘遗迹’绘画实验的再延伸,我试图通过边缘描摹追溯手法,更加突显‘人为’与‘偶发’痕迹的交融集合,并将抽象表现主义的痕迹进行‘波普化’处理,从而思考一种介于狂野与宁静、感性与理性、自然与人性、瞬间与永恒之间的意味。”[5] 追痕-户外(上海周家牌路2) ...
以倪卫华《追痕》为例 1 敏锐的先锋意识 倪卫华作为“老牌新锐”艺术家,最近创作的“追痕”系列,颇引人深思。 他近30年的创作历程,几乎是当代艺术“混乱中尴尬存在”的见证者与参与者,其中酸甜苦辣,只有他心里最清楚。如今当代艺术几乎快沦为市场的附庸,各类山头林立的“艺术江湖”霸屏着整个媒体。自阿瑟·C·...
追痕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利用反衬填色技法,将城市边缘工厂和住宅废墟墙壁作为画布,通过黑白对比,突出墙体上的自然和人为痕迹,赋予它们一种仪式感。追痕的创作过程经历了几个阶段。最初,它是一种个人工作室的创作方式(1.0版本),随后发展为社会公共空间的行为实践(2.0版本)。然后,它进一步演变为由发起人带领的群体...
追痕,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很有意思。2020年5月10日,这个活动在上海举行。追痕的发起人倪卫华老师是这样描述的:“追痕是一种用反衬填色描绘的方式,以城市边缘的工厂和住宅废墟墙壁为画布,通过黑白反差来突出墙体痕迹的对比度,赋予它们一种仪式感。”那么,什么是自然呢?大自然中并没有长出一堵墙。石头不是砖,无论是...
追痕 当代艺术 “追痕”运用反衬填色(保留痕迹、涂深底基)和边缘描绘(对交界处作硬边描画)方式,以城市边缘工厂、园区、住宅废墟墙壁为画布,用黑白反差将墙体痕迹(自然的:墙壁自然裂纹、风吹日晒形成的痕迹...
爱企查为您提供追痕2024年企业商标信息查询,包括企业商标注册信息、商标logo,商标类别等企业商标信息查询,让您更轻松的了解追痕商标信息,查询更多关于追痕商标信息就到爱企查官网!
追痕运用反衬填色描绘方式,以城市边缘工厂、住宅废墟墙壁为画布,用黑白反差将墙体痕迹(自然的和人为的复合叠加)的对比度拉到最大,赋予它们仪式感。 追痕"从我工作室的创作(1.0版本)拓展到我个人在社会公共空间的行为实践(2.0版本),然后发展到由我带领的群体追痕行为(3.0版本),而之后演变为4.0版--作者退隐模式: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