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的拼音是“pò”。基本发音:“迫”字的正确拼音为“pò”,是一个去声字。含义多样:“迫”字在汉语中有多重含义,包括用强力压制或硬逼、接近、形容急促以及形容地势狭窄等。情感色彩:“迫”字常用于表达强烈的情感色彩,如迫切希望、迫不及待等,体现了情境的紧迫性和需求的强烈程度。
迫的拼音为[pò]和[pǎi]。以下是关于迫的意思的详细解释:[pò]:压制;硬逼:指用强制手段使人服从或接受某种要求或条件。接近:指在空间或时间上离得很近,快要达到或接触到。急促:形容动作或事情发生得很快,很匆忙。[pǎi]:迫击炮:一种火炮,具有特定的构造特点,如用座钣承受后坐力,身...
迫榴炮的后坐力要比其他火炮猛烈的多,120毫米迫弹的全装药发射的后坐力峰值可以达到40~70吨。能让一门后坐力70吨的大口径迫榴炮直接在一辆轻型越野车底盘上发射,并且还能把后坐力舒缓到一两吨的水平,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尽管苏联早在40年前就在全世界最先发明了120毫米线膛迫榴炮技术,作为自行迫...
迫不及待,读音是“po bu ji dai”。“迫”本身是急迫 迫切的意思,而“及”的意思是达到。这个成语用于形容心情十分着急, 都已经不能再等待了。这个成语最早来源于清朝,在《镜花缘》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句话:“且系酒后游戏,该仙子何以迫不及待。”在这里,“迫不及待”被当作谓语使用,意思就是这只是...
一、迫不及待和你聊天,想和你深入交往 女人想跟你深入发展关系,她肯定会迫不及待和你聊天,只要有时间,就会主动来找你,或者给你发消息。一方面,她希望彼此能够加深了解,以便于关系迅速向前推进。另一方面,她想得到你的关心,暗示你主动一点,这样她就可以顺理成章地和你进一步交往了。女人的心思很敏感,也...
迫字的读音是pò。以下是关于“迫”字读音的详细解释:基本读音:迫,读作pò,是一个常见的汉字。字义解释:在《说文解字》中,“迫”被解释为“近也”,意味着接近或靠近。此外,迫的本义是用强力压制,硬逼,如逼迫、迫害等。常见词组:逼迫、迫害、压迫、强迫、胁迫等都是迫的常见词组,均...
迫可以组成以下词语:迫害:压迫使受害,多指政治性的。急迫:匆促,紧急。迫近:相离不远,非常靠近。迫切:形容心情十分急切。驱迫:驱赶逼迫。窘迫:生活、经济等陷入困窘的境地,也指十分为难。威迫:用武力或威势胁迫。迫临:指逼近、临近。压迫:对机体某个部位施加压力。也指用权力或势力强制...
在描述长弹和炮榴弹之前,首先要提到抗战期间国民党兵工署研制过的一种造型怪异的兵器——“超口径迫击炮”,即“超迫炮”。根据1947年12月出版的《兵工署新造兵器表演说明书》,超迫炮的由来是:“概自民国三十二年(1943)敌人进占印缅,截断我国际交通线,重武器之来源困难,为配合反攻需要,必须设法制造轻便...
但是每当回想的时候,还会感恩生活,还会感谢自己当初勇敢的选择,若不是向前一步,那么现在可能还在按部就班的生活中继续麻木。回首2020年来发生的一切,我想一句话总结:若非生活所迫,谁愿意满身才华?01 选择不同,生活才会不同 时常在想:人的一生到底为什么活着?是要岁月静好,还是仗剑走天涯?是要眼前的苟且,...
现代迫榴炮是上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既能像迫击炮那样大仰角射击遮蔽物后的目标,又能像榴弹炮那样尽量打远,还能像反坦克炮那样直射攻坚。 其实早在抗战时期,我们的新四军出于战场需要,就曾把迫击炮改装成平射炮、两用炮,既能曲射又能直射。而且他们是在完全没有正规的兵工制造设备和炮钢材料的条件下,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