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为什么晋代人的书法会有所谓的“韵”,以及“风流蕴藉”之气呢?蔡襄也给出了答案,蔡襄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源于当时的社会风气,人们崇尚清雅简淡,心怀旷达高远,无论是言谈举止还是书法创作,都以“韵”为胜,追求自然洒脱。蔡襄书法《远蒙帖》全图 蔡襄书法《远蒙帖》局部 【更多精彩,敬请期...
远蒙遣信至都波,奉教约,感戢之至。彦范或闻已过 南都,旦夕当见。青社虽号名藩,然交游殊思君侯之还。近丽正之拜,禁林有嫌冯当世独以金华召,亦不须玉堂唯此之望。霜风薄寒,伏惟爱重,不宣。襄上,彦猷侍读阁下。谨空。此帖是蔡襄写给朋友唐询的手札。内容是蔡襄和友人之间寒暄。唐询的生卒年已...
蔡襄行书尺牍《远蒙帖》,纸本,作于1061年,28.6cmx28.6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蔡襄《远蒙帖》释文:襄再拜。远蒙遣信至都波,奉教约,感戢之至。彦范或闻已过 南都,旦夕当见。青社虽号名藩,然交游殊思君侯之还。近丽正 之拜,禁林有嫌冯当世独以金华召,亦不须玉堂唯此之望。霜风薄 寒,伏惟...
蔡襄《远蒙帖》,功力深厚,直追唐人 依古轩画廊 03-2718:08 蔡襄《远蒙帖》,纸本,作于1061年,28.6cm×28.6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他力学唐代各大家,追溯魏晋,功力极深,开启了宋朝书派的主流。释文:襄再拜。远蒙遣信至都波,奉教约,感戢之至。彦范或闻已过南都,旦夕当见。青社虽号名藩,然交游殊思君侯之...
蔡襄的行书尺牍《远蒙帖》是一幅纸本真迹,作于1061年,尺寸为28.6cmx28.6cm,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这封尺牍的内容如下:襄再拜。远蒙遣信至都波,奉教约,感戢之至。彦范或闻已过 南都,旦夕当见。青社虽号名藩,然交游殊思君侯之还。近丽正 之拜,禁林有嫌冯当世独以金华召,亦不须玉堂唯此之望。霜风...
📜 《远蒙帖》是北宋书法家蔡襄于1061年创作的行草书法作品,纵28.6cm,横28.6cm,纸本,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释文: 襄再拜。 远蒙遣信至都波,奉教约,感戢之至。 彦范或闻已过南都,旦夕当见。 青社虽号名藩,然交游殊思君侯之还。 近丽正之拜,禁林有嫌冯当世独以金华召,亦不须玉堂唯此之望。
转载:蔡襄行书《远蒙帖》欣赏 转载:蔡襄行书《远蒙帖》欣赏 (仅供学习,交流,转折@书法报)小文一文,站住别跑,点赞,关注,评论,分享,收藏走一波。图片经过处理,音乐来源网络,侵权删。
高清逐字放大!(宋)蔡襄《远蒙帖》(一)原帖精赏 ▼ 高清逐字放大 ▼ 襄 再 拜 远 蒙 遣 信 至 都 波 奉 教 约 感 戢 之 至 彦 范 或 闻 已过 南 都 旦
和他的其他作品相比,远蒙帖在笔法上可能更加细腻一些。在风格上,有的作品可能更豪放,而远蒙帖则是偏向于含蓄优雅的那种。就像是他不同性格的展示,这个帖就是他温柔优雅一面的体现。 六、远蒙帖的艺术价值 1.书法史上的价值 在书法史上,这个帖可是很重要的研究对象呢。它能让我们了解北宋时期的书法风格走向,...
蔡襄远蒙帖内容解释 《蔡襄远蒙帖内容解释》 嘿,咱今天来说说蔡襄的《远蒙帖》哈!这《远蒙帖》呢,就像是蔡襄给朋友写的一封信。 你看啊,就好比有一天我去一个好久不见的朋友家玩。我到了他家门口,敲门喊他,“喂,哥们,我来啦!”这就有点像蔡襄在帖子里开头打招呼一样。然后我跟朋友说我最近遇到的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