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信罪”全称为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指的是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行为,与电信诈骗等网络犯罪联系紧密。 二、生活中的帮信罪 目前办理...
一、被告人谢某犯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判处拘役八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8000元。 二、对被告人谢某的违法所得7830元,依法予以追缴,并上缴国库。 法条链接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明知他人利用信息...
互联网在提供生活、工作便利的同时,也衍生出花样繁多的电信网络犯罪。近日,绩溪法院审结一起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案件,被告人董某因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仍使用银行账户为他人犯罪提供支付结算等帮助,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千元;退出的违法所得16300元予以没收,上缴国库。2023年1月13日...
巩学峰将关注的目光放在了如何防范青少年犯罪上,今年全国两会上,他带去了“关于减少青少年‘帮信’犯罪,法治与帮教协同治理”的建议。巩学峰在确定建议前,对青少年“帮信”犯罪进行了深入了解,一个个数据再三确认,一字一句反复推敲,确保建议站得住脚。他通过调研,了解到近几年信息网络犯罪类案件占比较高,尤其...
帮信罪的全称为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是指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行为。根据刑法规定,该罪是指“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
同时提醒大家要提高警惕,提升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切莫贪图小利、轻信他人,将银行账户、密码及手机提供给他人用于转账,以免沦为违法犯罪的“工具人”。图文|杨 彪 原标题:《庭审现场|观摩庭审“敲警钟” 警示远离“帮信”犯罪》来源:南华县人民法院
中新网新疆新闻7月6日电 7月3日,阿图什市公安局反诈中心民警走进第四中学开展“远离帮信罪,不做工具人”主题宣讲活动,旨在增强师生法律意识和防范能力,抵制和远离有关“帮信罪”的高风险行为。“‘帮信罪’还被称为‘不经意的犯罪’,它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隐蔽性,因为往往在人们自认为合理的情况下发生。
从犯罪形式看,共同作案现象突出。帮信罪主要依托网络这一介质,而网络的互联性特点让帮信犯罪具备明显的团伙化和跨地区特点,未成年人从办卡、卖卡发展到组织收卡、贩卡,参与程度不断加深。55人中,共同犯罪作案的有33人,占比60%。陈王莉表示,构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三个,第一,未成年人网络法治意识...
近年来,帮信罪案件激增,尤其是学生群体,因为缺乏社会阅历及固定收入,极易落入诱惑陷阱,成为犯罪分子的帮凶。帮信罪在实际中多表现为租售银行卡、电话卡、开发违规App、为相关电信诈骗App进行广告推广等行为。它们构成了电信诈骗链条中重要一环,被称为电信诈骗“工具人”。
街边小广告或者陌生人私信中的“高薪招聘”往往隐藏着巨大的陷阱。同时,我们也要有社会责任感。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发现身边有收卡、卖卡或者“养卡”等违法行为,要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只有我们每个人都提高警惕,不触犯法律底线,才能避免陷入帮信罪的泥沼,为构建一个安全、和谐、法治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