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栀子和淡豆豉,取经方栀子豉汤的意思,清热除烦。珍珠母,可以安神定惊,助睡眠。如果有失眠,半梦半醒的情况,打出“需要”,会帮助你
张仲景的还魂汤在中医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其配方根据古籍记载主要有两种说法: 一、传统还魂汤配方(出自《金匮要略》等古籍) 组成:麻黄(去节)三两、杏仁(去皮尖)七十个、甘草(炙)一两。 用法用量: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令咽之。 功效:麻黄、杏仁宣肺气之痹、降肺气之逆,甘草以缓其急,通过宣降肺气,...
还魂丸 【处方】巴豆(去心皮,熬)2两,甘草(炙)2两,朱砂2两,芍药2两,麦门冬2两(去心)。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伤寒4-5日,及数年诸癖,结坚心下,饮食不消,目眩,四肢疼,咽喉不利,壮热,脾胃逆满,肠鸣,两胁里急;飞尸鬼注邪气,或为惊恐伤瘦,背痛,手足不仁,口苦舌燥;天...
金匮的还魂汤中不用桂枝亦可,诚为善补阳者,从阴中求阳。 《金匮要略》还魂汤: 组成:麻黄3两(去节),杏仁(去皮尖)70个,甘草1两(炙)。 主治:卒厥暴死,及客忤、鬼击、飞尸,奄忽气绝,不觉口噤。 两方组成均以麻黄汤为主,《金匮要略》去桂枝,《千金方》以桂枝易桂心,皆名还魂汤,用以治邪在太阴,卒中暴厥,...
用保温杯盘了N个——“还魂汤”。方子来啦~ 天一热,脾+虚人没胃口、 肾+虚人精力差、心气 虚的神不守舍, 湿重人四肢无力,变身超级懒人…… 各路大虚人,喝杯“还魂汤”吧,把魂收回来。 我经常泡的保温杯“还魂汤” ▼ 1、百合...
还魂丹 【处方】麝香1字,蝎梢3-7个,朱砂2钱(别研),天南星1个(去心)。 【制法】上各细研后,却入乳钵内再研,同重罗面少许,滴水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中风,牙关紧,口噤不开。 【用法用量】每遇小儿有此病状,口噤不开,急令水研化1丸,滴入口中令活;后却以金银薄荷汤灌下2-3丸,如定后,...
方名:还魂汤、追魂汤 方源:《千金方》 组成:麻黄3两,桂心2两,甘草1两,杏仁70粒。 主治:卒感忤,鬼击飞尸,诸奄忽气绝,无复觉,或已死咬口,口噤不开。 用法:水煎服 方宗:《伤寒论》中麻黄汤。 《金匮要略》还魂汤: 组成:麻黄3两(去节),杏...
还魂丹神奇秘方熟地60克当归40克川芎30克桃仁100克青皮30克白芍100克防风30克白芷25克郎片30克燃铜120克土鳖虫120克乳香25克没药25克牛膝25克杜仲30克故纸30克三棱35克莪术35克红花25克灵仙30克羌活25克海马25克元胡90克三七60克丁香15克制马钱子1000克童便制淫羊藿30克虎骨50克台乌60克枳壳120克细幸25克桂枝...
药方名称还魂汤 别名还魂散、追魂汤 处方麻黄3两,桂心2两,甘草1两,杏仁70粒。 功能主治卒感忤,鬼击飞尸,诸奄忽气绝,无复觉,或已死咬口,口噤不开。 用法用量还魂散(《圣惠》卷五十六)、追魂汤(《普济方》卷二三七引范氏方)。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此即《伤寒论》“太阳例”中麻黄汤,以桂心易桂技入...
《串雅外编》卷二记载的还魂丹药方包括:蜈蚣2寸,麝香1分,白芷4两,天麻4两,黄花子2钱。此方适用于治疗小儿急、慢惊风。《证治要诀类方》卷四中也有一款还魂丹药方,其组成包括麻黄3两,桂枝2钱,杏仁12粒。该方主要治疗中恶已死的病症。《串雅外编》卷二的还魂丹药方制备方法为上为末,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