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神星(99942 Apophis,小行星99942,又译为阿波菲斯,临时编号2004 MN₄),是一颗近地小行星。从2004年6月19日发现直到2004年12月27日共近200次观测表明,这颗小行星于GMT+8时间2029年4月14日4时49分到达距离地球东半球最近位置,于GMT+8时间当日5时20分左右与地球相撞概率为1/37(2.7%)。若发生撞击...
根据深空探测实验室的想定,我国首次近地小行星防御任务,将采用“伴飞-动能撞击-伴飞”的任务模式,也就是使用动能拦截器对小行星实施撞击的同时,同步对小行星星体进行伴飞观察,以验证拦截效果,深空探测实验室希望就国际伙伴在联合研制等方面开展多层次、多方位合作。而就在9月5日深空探测实验室发布首次小行星防御...
近日,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发布消息称,墨子巡天望远镜新发现的两颗近地小行星——2023 WX1和2023 WB2近日得到国际小行星中心确认,这是墨子巡天望远镜发现的首批近地小行星。作为北半球光学时域巡天能力最强的设备,自今年9月17日正式投入使用以来,墨子巡天望远镜展现出强大的巡天...
“这是云南天文台首次观测到坠落地球的近地小行星。”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丽江观测站青年研究员张西亮12月10日接受了封面新闻的采访。最终,这颗迷你的小行星于北京时间12月4日0时14分左右在西伯利亚东部上空进入地球大气层并燃烧坠落。从被发现到坠入地球时间间隔总共不到12小时。这是人类第11次成功预警小行星撞击...
在发现2023 DB2后,经全球多台设备观测发现这颗近地小行星的直径大概有两个足球场那么大,约200m,与地球的距离大约是80个地月之间的距离,所以天文学家普遍认为目前还是比较遥远的,普遍认为不会对地球造成威胁。这次的新疆天文台的合作是专业和业余的联合成果,这样更有助于探索宇宙奥秘,同时这有助于专业学者们...
近日,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发布消息称,墨子巡天望远镜新发现的两颗近地小行星——2023 WX1和2023 WB2近日得到国际小行星中心确认,这是墨子巡天望远镜发现的首批近地小行星。 作为北半球光学时域巡天能力最强的设备,自今年9月17日正式投入使用以来,墨子巡天望远镜展现出强大的巡天能...
然而,这对它来说,这一次的近地小行星发现,也只是其“冰山一角”。不仅可以保护人,还可以保护中国空间站 没错,中国墨子巡天望远镜重大突破,实现对近地小行星的发现,其实这是对于人类的一种保护,减少了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可能性风险,在发现之后,建立的小行星防御系统,在未来可以进行改变。然而,这的确也只是...
首次发现近地小行星后 新疆天文台发现的第二颗近地小行星 也很可能是迄今为止 我国发现的距离地球最近的 近地小行星 2023 VB2小行星是一颗阿波罗型近地小行星,轨道半长轴约为2个天文单位(日地间的平均距离为一个天文单位),轨道偏心率约为0.65。这意味着该小行星远日点在小行星带外侧,近日点在金星轨道附近...
近日,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表示,我国将着手组建近地小行星防御系统,组织编制近地小行星防御发展规划,开发近地小天体防御仿真推演软件并组织开展基本流程推演。争取在“十四五”末期或者2025年、2026年实施一次对某一颗有威胁的小行星,既进行抵近观测,又实施就近撞击,就改变它轨道进行技术实验,为未来人类真正应对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