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是中国易学基础上的感应重要法则,它的含义是从自己的身体以及周围环境发生的异常变化来取象,用以进行或大或小的形势判断和结果预测。
有诸中而能图外,取诸身而能畅远,观一物而贯乎万者,以身为本也。夫欲知天之终始也,今日是也,欲知千万之情,一人情是也,故为政者不可以不知民之情,知民然(然上恐脱情字)后民乃从令, 己所不欲,不施之于人,令安得不从乎。故善政者,简而易行,则民不变;法存身而民象[118] 之,则民不怨;近臣便嬖[...
195 第二卷-阿难,是诸近远诸有物性 2023-06-08 10:21:2100:37 1.8万 所属专辑:楞严经|佛教十三经|佛教修行大全 6元开会员,免费听 购买| 49.99 喜点 喜欢下载分享 寻源达流 近取诸物,内求诸己 2023-07赞 回复@寻源达流 表情0/300发表评论 下载手机APP 7天免费畅听10万本会员专辑 当前评论用户 寻源达...
阅读材料一, 由 “例如” 可知, “寸”和 “尺” 都是作者举的例子, 所 以可以从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入手分析, 作用是: 具体真实地说明了 “古人选择 度量衡词的基本准则是 ‘远取诸物,近 取诸身’ ” 中的 “近取诸身” , 据此即 可解答第(1)小题;阅读材料一和材料 二, 根据 “古人从周围环境以及...
(3分)7.总体变化趋势 是越来越长。 (4分)8.举例子。 (3分)说明古人 选择度量衡词“近取诸身”的基本准则。 (3分) 9.示例:古人选择度量衡词的基本准则有“远取诸 物,近取诸身” ,(3分)“丝”“毫”在当时都是常见的微 小事物,所以被选用为很小的长度计量单位。 (2分) 反馈 收藏 ...
近取诸身,远取诸物 我从自己身体情况的变化,能感受到女同胞30岁以后,35岁以后的改变。从我妈妈身上能看到职业女性退休后,生活重心转移到家庭,照顾孙辈,其心身压力和劳动强度一点不亚于年轻参加工作时。以...
古人造字的基本思路是“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从自己熟悉的身体和丰富多彩的大自然中选取形象,造出汉字。 孟琢 《汉字就是这么来的》 此条目已永久存储在区块链上 存证哈希: b6f2065b8769e750fc8618b1f0d2ff4a37ce5fbb268f9b2ee0736d453eea4939 数字摘要: ee79743537070da35e9dbff9b66b25e795077c89faf59ed...
陆九渊先生讲“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六经是由古代先圣们基于对自身与自然关系的观察归纳和推演的性命之学,关注自身的本,自身的血脉与自然的关系。孔子讲“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君子求诸己,古人都是先求诸自己,向内看,内省,内观。阴阳五行首先是古圣人内修的成果,是中医、中药的成果,是人体生理与病理变化的...
则是选取诸物,近取诸身’中的近取诸身”,据此即可解答。 (2)阅读材料二,根据材料二的表格中的数据,观察数据找出规律,可以发现,随着朝 代的发展,一尺的实际长度越来越长。《邹忌讽齐王纳谏》是《战国策》中的文章,《隆 中对》是《三国志》中的文章,因为战国和三国 “尺 ”的长度是不一样的,战国时期是 ...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1)古人选择度量衡词的基本准则有“ 远取诸 物”.“丝”“毫”在当时都是常见的微小物体.所以会被选 用为很小的长度计量单位。 (意近即可)(2)总体变化 趋势是一尺的实际长度越来越长 。 (意近即可) 反馈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