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3年到今天,邓迎香先后荣获第四届中国消除贫困奖感动奖、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全国社会扶贫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2017年,邓迎香光荣当选为党的十九大代表,以一名少数民族地区少见的女村支书身份,走进神圣的人民大会堂。面对众多的荣誉与光环,邓迎香始终是一身布依土布,挽着最简单...
从2013年到今天,邓迎香先后荣获第四届中国消除贫困奖感动奖、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全国社会扶贫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2017年,邓迎香光荣当选为党的十九大代表,以一名少数民族地区少见的女村支书身份,走进神圣的人民大会堂。面对众多的荣誉与光环,邓迎香始终是一身布依土布,挽着最简单...
首届贵州省文学奖获奖作品 | 肖勤:迎香记 《迎香记》(节选) 序 鲁迅曾经在《中国的脊梁》中写道:“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我们习惯性把这一类人想象成男人。 在云贵高原、在贵州,一个名叫罗甸的国家级...
《迎香记》,一本记录从贫困到美好生活蜕变的好书 贵州作家肖勤创作的脱贫攻坚报告文学《迎香记》最初发表于2019年的《人民文学》,并获得第十五届贵州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今年端午节假期,再次品读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迎香记》,又一次次被罗甸县沫阳镇麻怀村党支部书记邓迎香的故事感动着,鼓舞着...
迎香记(节选) 麻怀就像一口锅,我们住在锅底,四面都是山,像锅沿,无论从哪里出去,我们都得爬山。 到麻怀去,有个声音催促我。 和所有人一样,我对邓迎香和她的麻怀隧道充满好奇。这是一个怎样闭塞的地方,以至于人们疯狂地用人工去挖掘一条隧道。这又是怎样一群人,年复一年,没人发工资,不需要人监督,自己倒贴煤油...
2018年初,从遵义市文联到贵州省妇联挂职副主席的肖勤,遇上了省妇联兼职副主席邓迎香。一个是高知,一个是农民,文化的差距并不妨碍两人无数次交心对话,最终肖勤完成了10万余字的纪实文学《迎香记》的创作,并付梓出版,把贵州反贫困纪实中最励志的故事,事无巨细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一本书记录一条路 邓迎香,贵州...
专栏《动静文学》以节选的方式,推荐贵州作家的作品。本期推介的是肖勤的《迎香记》(节选)。文:肖勤摘编:龙菊珍 迎香记(节选) 麻怀就像一口锅,我们住在锅底,四面都是山,像锅沿,无论从哪里出去,我们都得爬山。 到麻怀去,有个声音催促我。 和所有人一样,我对邓迎香和她的麻怀隧道充满好奇。这是一个怎样闭塞的...
《迎香记》这本书把生活里那些平凡又美好的东西都展现了出来。小香和阿迎的故事就像一阵温暖的风,吹到了我的心里。我合上书本的时候,还在想小香和阿迎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我想这就是这本书的魅力吧,让我沉浸在这个充满烟火气的小镇故事里。 《迎香记》读后感2 读了《迎香记》,我真的是有好多...
《迎香记》讲述的都是贵州数十年来感人至深的脱贫攻坚故事,比如大关精神的主角何元亮,在“手掌心里种包谷”的恶劣生态环境下,带领村民,劈石抠土,夯土选田,艰苦奋斗12年,再现“愚公移山”精神。1987年,正安县三百娘子军从县城出发,集体到广东番禺打工。以《转移——跨世纪的选择》为题,赞扬了贵州正安人敢为人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