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申州【1】作 唐·方干 万人曾死战,几户免刀兵。 井邑初安堵【2】,儿童未长成。 凉风吹古木,野火烧残营。 寥落千馀里,山高水复清。 注释:【1】申州:在今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春秋时为申国,唐初设申州。【2】安堵:安定,安居。 【小题1】下面对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过申州作》是唐代诗人方干的作品。此诗开头两句描述战乱对百姓生命的摧残;中间四句分别从村居、郊野来写战争所带来的创伤;最后两句以寥廓的画面引导读者思考战乱的不义,激发人们对战乱罪魁的谴责之情。全诗用词斟酌,语句精工,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生灵涂炭、人民遭劫的深切同情。作品原文 过 申 州 作 万人曾死战...
《过申州作》翻译、赏析和诗意 译文: 经过申州,万人曾战死,少数人得免于战乱。申州初步恢复安宁, 儿童尚未长大。凉风吹过古老的树木,野火烧毁了营地的残骸。这片土地荒凉而辽远,山峦高耸,水源清澈。 诗意: 这首诗是描写经过申州的景象和情感的。申州曾经历战火洗礼,许多人在战斗中牺牲,只有少数幸存者免于杀戮。
过申州【作者】戴叔伦 【朝代】唐 万人曾战死,几处见休兵。井邑初安堵,儿童未长成。凉风吹古木,野火入残营。牢落千馀里,山空水复清。作者介绍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
“山路过申州”出自唐代张祜的《途中逢李道实游蔡州》。“山路过申州”全诗《途中逢李道实游蔡州》唐代 张祜征马汉江头,逢君上蔡游。野桥经亥市,山路过申州。僻地人行涩,荒林虎迹稠。殷勤话新守,生物赖诸侯。作者简介(张祜)张祜 字承吉,邢台清河人,唐代著名诗人。出生在清河张氏望族,家世...
《过申州作》赏析,感受战乱后的凄凉 大家好,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一首充满历史沧桑感的唐诗,《过申州作》。这首诗由唐朝诗人方干创作,通过描绘战乱后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深深痛恨以及对和平的渴望。📜原文欣赏:万人曾死战,几户免刀兵。 井邑初安堵,儿童未长成。 凉风吹古木,野火烧残营。
方干,生卒年不详,约在1000年去世,唐代诗人。字雄飞,去世后,其门人私谥玄英先生。新定(今浙江建德)人,另有一说为睦州桐庐(今浙江桐庐县)人。方干貌陋而颇具诗才,宣宗时虽曾举进士,但不幸落榜,遂隐居于镜湖。一生虽声名显赫,但未能功成名就,终身未得官职,生活贫困,直至去世。方干...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过申州①作(唐)方干万人曾死战,几户免刀兵。井邑②初安堵③, 儿童未长成。凉风吹古木,野火烧残营。寥落千余里,山高水复清。【注】①申州:在今河南省信阳市河区,春秋时为申国,唐初设申州。②井邑:乡里和城镇。③安堵:安定,安居。
过申州唐/ 戴叔伦 万人曾战死,几处见休兵。井邑初安堵,儿童未长成。 凉风吹古木,野火入残营。牢落千馀里,山空水复清。最新文章王昌龄出塞飞将军是谁? 唐代边塞诗人王昌龄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中的“飞将”指的是:汉朝名将李广。 王昌龄出塞的写作背景是什么?王昌龄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出塞》是王昌龄早年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