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卫过当应具备正当防卫的前四个条件,即正当防卫最基本前提条件、时间条件、对象条件和主观条件,这四个条件缺少任何一个,都不可能成立防卫过当,而是其他违法犯罪行为,如挑拨防卫、假想防卫、防卫不适时、防卫第三者等,这些行为没有正当防卫的主、客观基础,其本身是非法行为,构成犯罪的,应按刑法规定的罪名定罪处刑。
(1)从主观上说,防卫过当行为人是出于正当防卫的动机。 虽然防卫过当防卫人对于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具有一定的罪过,但和其他故意或过失犯罪相比,防卫过当的主观恶性要小得多。 (2)从客观上说,防卫过当是正当防卫明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这和那些危害公共利益、公民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的不法侵害...
防卫过当的后果是什么,本视频由律师在线咨询提供,0次播放,好看视频是由百度团队打造的集内涵和颜值于一身的专业短视频聚合平台
要清楚“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的界限在哪里,应该如何区分,首先我们需要弄明白两者的定义。正当防卫,是采取不超过必要限度地制止对本人或者他人人身、财产以及其他权利存在危害性的行为;而防卫过当,则是采取的制止性行为超过了必要的限度,对不法侵害人造成了重大的损失。从二者的定义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其中一...
认定防卫过当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是否存在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情况:正当防卫行为的必要限度是根据具体情境来判断的,如果防卫行为明显超出了制止侵害所必需的限度,则可能构成防卫过当。2. 是否造成重大损害:正当防卫行为应当尽量减少对对方的损害,如果防卫行为造成了重大损害,则可能构成防卫过当。3. 是否明显...
关键词:正当防卫;防卫过当;司法纠葛;法理逻辑;规范逻辑 正当防卫是最重要的正当行为,各国刑法对此都有专门的规定。但在正当防卫的本质、特征和适用条件上,各国又存在差异。中国刑法中的正当防卫制度与其他国家相比,存在如下区别:首先,正当防卫是法律赋予公民的一项权利,而非制止不法侵害的最后手段;其次,正当...
防卫过当,也称为正当防卫过当,是指采取的制止性行为明显超过了必要的限度,造成不法侵害人的重大损害的行为。防卫过当包括防卫不适时、假想防卫等类型,防卫过当之所以要受刑法处罚,主要原因是其所采取的制止性行为明显超过了必要限度,其所保护的法益与受侵害的法益之间出现了严重不平衡,因此要受到刑法处罚。
所谓正当防卫过当,是指采取的制止性行为明显超过了必要的限度,造成不法侵害人的重大损害的行为。内容概述 正当防卫,是对危害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正在实施侵害的行为采取不超过必要限度的制止性的损害行为。“不超过必要的限度”,是指以制止不法行为的状态为限度,不法侵害状态已处于...
2月21日,福州市公安局通报案件最新进展,赵宇的罪名由故意伤害罪变更为过失致人重伤罪。当地检察机关经审查认为,赵宇的行为属正当防卫,但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了李某重伤的后果,系防卫过当,鉴于赵宇有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为弘扬社会正气,鼓励见义勇为,综合全案事实证据,对赵宇作出了不起诉决定。3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