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意见,朱元璋也需要考虑。同时,开封需要面临的自然灾害,彻底打消了朱元璋的迁都计划。黄河中下游地区属于黄河泛滥的重灾区,经常出现大规模的决口和泛滥,淹没大片的耕地和村庄。黄河开封段属于地上河,风险更大。按照明朝历史文献记载,仅仅是朱元璋在位时候,黄河开封段陆续5次决口,而且规模一次比一次严重。例如“...
早在洪武八年黄河决口以后,朱元璋已经基本打消了迁都开封府的想法。洪武十一年,明朝撤销了开封府的北京地位,开封府降级为普通的省会城市。随后,周王朱橚就籓开封。不过,南京确实过于偏南,朱元璋还需要考虑其他适合迁都的城市。后来,朱元璋派遣太子朱标前往洛阳、太原、西安等地考察,寻找适合迁都的城市。最终,太子朱...
北魏统一后,孝文帝迁都河南( )。A. 信阳 B. 许昌 C. 郑州 D. 洛阳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D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 A项错误,信阳,别称申城,河南省辖地级市,位于河南省最南部,鄂豫皖区域性中心城市,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B项错误,许昌,别名莲城,是河南省地级市,位于河南省中部,有“烟草王国”...
楚国历史上至少五次迁都:兴于河南,强于湖北,亡于安徽 楚国,存续800多年,春秋战国时期最早称王的诸侯国,历史上曾多次迁都,包括但不限于5次。最早居丹阳(前1053年~前689年),大多数学者认为在今河南省淅川县丹、淅之会的马蹬镇附近,也有人认为在汉水以南的枝江市或当阳县,因此存在较大的争议。随着开...
黄河开封段是地上河流,风险很大。明朝如果迁都开封,就得时刻面临黄河的威胁。据明朝史料记载,仅朱元璋在位期间,黄河开封段就连续五次决口。例如,“洪武八年,河水决开封太黄寺堤,河南奉命参安然政,三万百姓堵之。洪武十七年,洪武三十年”嘉庆年间,开封东月堤被毁,河水从陈桥流至陈留数十里。
当时的政权,曾经计划迁都河南省洛阳市,并且进行了一系列的规划和建设。一个问题出现了,当时的政权为何要迁都洛阳市呢?为何又没有成功呢?今天,我们就聊聊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聊聊洛阳市的基本情况。目前,洛阳市是河南省17个地级市之一,也是河南省的第二大城市。洛阳市位于河南省西部,合计下辖了14个区县。按...
迁都的建议起初并非一帆风顺,河南省的发起、中央的重视、调研小组的考察无不体现了制度的严谨与思考的深邃。经过多次讨论与考量,毛主席都亲自参与,展现出对这一决策的高度关注。经过综合比较,最终决策将省会搬迁至郑州,这不仅是对开封历史地位的尊重,更是一次为了未来发展而做出的理智选择。迁都背后的意义,如何看待...
1954,河南迁都郑州开封的失去与郑州的崛起 夜幕降临的汴梁,城墙在灯光中显得格外古老,仿佛在讲述着悠久的历史。1954年,一声巨响打破了古都的宁静,河南省会要搬到郑州。曾经辉煌的八朝古都,为何会变得黯淡,放弃省会地位?这是历史的必然还是命运的安排?那时的郑州,到底有什么优势能从众多城市中脱颖而出,成为新...
图-河南省地形政区图 邓州在唐末的地位很重要,五代梁初,朱温升邓州为宣化军,成为省级单位。之后的唐晋汉周宋,虽然在节度使的名称上换来换去,但邓州依然是江汉重镇。 北宋灭亡前夕,邓州再一次成为迁都首选。公元1126年,焦头烂额的宋钦宗在大臣建议下,准备迁都邓州,避开金军锋芒。主战派名臣李纲反对,说一旦迁都,根...
图河南省南阳市人文地图 许国注定是个车轱辘上的诸侯国。公元前506年,许国“叕”迁都了。这一次的落脚点,是在容城,也就是现在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鲁山位于西峡东北约228公里,这一趟旅程又是一次不轻的折腾。这次迁都有一个背景,就是吴灭楚之战。这一年,割据于苏南一带的吴王阖闾,用楚人伍子胥为相,齐人孙武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