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达卜(达甫) 外文名Dap 起源于雏形或源于中东 所属分类维吾尔族乐器 盛行于新疆天山南北 简介 南北朝时我国西域已有了达卜,敦煌千佛洞的北魏(386年—534年)壁画中, 就绘有鼓形扁圆、单面蒙皮、背面有许多小铁环的单面鼓。隋唐时期,达卜随西域歌舞传入内地。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胡旋女》诗中写道:“胡旋女...
在达卜的结构上,鼓框采用木质,内侧巧妙地镶嵌了众多小铁环,使得单面蒙皮的设计更显独特。不同民族的达卜在形制上或许有所差异,但共同的特点是,它们都是在扁圆形的木制鼓框上,单面覆盖着羊皮、小马皮或驴皮,鼓框内侧的小铁环则增添了音乐的节奏感。如今,为了追求更加清脆响亮的音色,达卜更常选用蟒皮作为...
达卜 铃鼓,是维吾尔、朝鲜、乌孜别克、塔吉克等族的拍击膜鸣乐器。维吾尔语称纳格曼达卜(意为歌唱用的手鼓)。朝鲜语称平高。塔吉克语称达夫。流行于新疆、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区。 鼓身木制,外形呈扁圆状,单面蒙以羊皮、马皮或驴皮,皮面周边用铁钉固定,鼓框上开有五至七个扁圆形透孔,透孔中各置一对铜...
达卜是维吾尔、乌孜别克、塔吉克等民族的乐器。以下是关于达卜的详细解释:名称由来:在维吾尔语中,达卜被称为“纳格曼达卜”或简称“达卜”。流行地区:达卜主要流行于新疆地区,是这些民族传统音乐中不可或缺的打击乐器。乐器特点:作为手鼓的一种,达卜的制法在不同民族和地区可能稍有差别,但都...
达卜的拼音是:dábǔ。1、达卜是中国新疆地区的一种传统打击乐器,也被称为“达甫”或“达卜”,常用于演奏民间音乐和舞蹈音乐。2、达卜的发音原理和鼓类似,通过敲击鼓面产生振动,从而发出声音。达卜通常由一个鼓身和两个鼓面组成,鼓身通常由杏木、梨木或核桃木制成,鼓面则由羊皮或牛皮制成...
北京达卜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05月19日,位于北京市顺义区张镇赵四路侯庄段2号2487室,目前处于开业状态,经营范围包括一般项目: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制冷、空调设备销售;电子元器件与机电组件设备销售;电气设备销售;环境监测专用仪器仪表销售;机械设备销售;电子产品销售;...
达卜的分类: 1、乐作达卜 又称乐鼓。音译乃额曼达卜。形制略小于皮尔魂达卜。 以白葚桑木胶合整形做框。蒙驴皮和小马皮(今多为水牛皮或蟒皮)它是维吾尔、乌兹比克、柯尔克孜族等多个突厥民族使用的打击乐器,流传于全区。乃额曼达卜,音韵清朗,声响洪亮,多以单鼓入乐,常在一个节奏下随意发挥。
网络订餐服务第三方平台备案:浙网餐备2024A330000020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浙)-经营性-2023-0008 短消息类服务接入代码使用证书:号[2020]00396-A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许可证:1109364号 出版物网络交易平台服务经营备案号:新出发浙备字第2024004号 药品网络交易第三方平台备案:(浙)网药平台备字〔2023〕第00001...
达卜,这一源自阿拉伯的古老乐器,通过丝绸之路的历史长河,早在我国南北朝时期就已经流传。敦煌千佛洞的北魏壁画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种单面鼓,鼓形扁圆,单面蒙皮,背面装饰有小铁环,这便是早期达卜的形态。随着隋唐时期西域文化的兴盛,达卜随歌舞艺术传入内地,并在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胡旋女》中留下...
达卜的演奏方式独特而富有变化。演奏者通常用双手虎口托住鼓框,重心偏向左手,除拇指外,其余手指都可以进行敲击。通过调整敲击的位置和力度,可以产生出不同音色的“咚”、“哒”声,音色丰富多样,富有表现力。摇动鼓身,小铁环撞击鼓框,会发出“沙沙”的独特音响。达卜的演奏技巧种类繁多,包括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