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走廊,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它还有一个别称——“蓟辽走廊”或者“榆(渝)关走廊”。作为我国四大民族走廊之一,辽西走廊从先秦时期起就是连接东北与京津冀通达中原地区的重要交通廊道。这条走廊位于东北游牧、渔猎区与中原农耕区的交汇地带,不仅是连接中原与东北的交通要道,更是民族迁徙与文化交流...
战国初期,燕国强盛,征伐东胡连连告捷。燕国将拓边所得疆土置为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和辽东诸郡,后两者包举辽西走廊。时至今日,黑山、北镇便属燕国的辽东郡地,其余地方属辽西郡地。燕国又沿燕山、松岭和医巫闾山北麓修筑了著名的燕长城,将辽西走廊全部置于长城之内。这里实行郡县制,竟早于中原。秦代沿袭...
汉朝时期,汉武帝派遣大军分海陆两路,通过辽西走廊,征服了朝鲜半岛北部的地区,并设立了四个郡县。隋唐之际,辽西走廊再次成为中原王朝与东北地区势力争夺的焦点。隋炀帝和唐太宗都曾在这里发动过对高句丽的战争,虽然最终未能完全征服高句丽,但辽西走廊的战略地位却更加凸显。到了明朝末期,辽西走廊成为了明末战争中...
清朝崛起于辽西走廊东北方的白山黑水之间,清朝定都于京师,辽西走廊成了京师与龙兴之地最重要的陆路通道,在清朝的意义非常重大。清朝初入关时,因为形势不稳,有人提议实在不行就退回关外。所谓退回关外,自然要是通过辽西走廊的,一旦有势力卡住辽西走廊,清廷就回不了老家了。 辽西走廊在明朝和清朝的形势也不一样...
辽西走廊:明清兴衰的关键通道,民族融合的生动舞台 在中国悠久而复杂的历史长河中,辽西走廊犹如一条蜿蜒曲折的历史长河,见证了无数王朝的兴衰与变迁,承载着无数民族的梦想与希望。这条走廊不仅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战略价值,成为了连接中原与东北的重要通道,更以其多民族聚居和融合的特点,展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
阜新,这座位于辽西走廊腹地的城市,不仅以其丰富的玛瑙资源而闻名遐迩,更因查海文化遗址的发掘而声名远扬。查海文化遗址,位于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沙拉镇查海村,是新石器时代早期的人类聚落址,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查海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于它不仅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更是辽西走廊上的一颗璀璨明珠。这里出土...
傍海道:即大部分人熟知的辽西走廊,从河北山海关延伸至辽宁锦州。包括古北道、卢龙道、无中道和傍海道等几个重要通道,在燕山以北都会聚集于一点,即现在的辽宁省朝阳市,唐代称为营州,其战略位置极为重要。这里曾出现多个安史之乱时的重要人物如安禄山、史思明、李光弼。这些通道从南面也会聚集于一个点,即...
只有辽东湾西岸,有一条西南-东北走向的狭长平原,这就是辽西走廊。 辽西走廊约长约185公里,西南起点就在山海关,东北终点是辽宁锦州,一侧是辽东湾,另一侧是燕山山脉的支脉松岭、黑山。 古代陆路不发达,东北与华北之间的陆路,主要就是辽西走廊。因为这个原因,辽西走廊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东北地区如果有强大的势力...
日前,为更好的宣传辽西走廊之风土人情和灿烂文化,助力辽宁打造“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的新时代目标,由辽宁省文旅厅和香港商报共同主办的“千年古道 诗书之路——2024中国著名作家辽西走廊文化行”采风活动举行。活动特别组织邀请中国著名作家走近辽西,近距离感知辽西走廊丰润厚重历史人文之美,并以文学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