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这里提供的原文是高骈所作的版本,但“边城听角”这一诗题下可能有不同作者的作品,且内容各异。此版本为较为流传的一种。) 翻译: 风起时带着席箕(一种草席的碎片)飞舞,大雁的叫声中透露出秋天的气息。陇水边,沙漠上,满眼都是令人心忧的景象。号角声在五更天时似乎要吹尽,却不知这号角声已经响彻了多...
边城听角 戍楼鸣画角,寒露滴金枪。 细引云成阵,高催雁着行。 唤回边将梦,吹薄晓蟾光。 未遂终军志,何劳思故乡。 诗 〔李咸用〕〔唐〕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戍楼上吹响了画角,寒露滴落在金枪上。 细细地摆出云阵,高高地催着雁儿飞行。 我想起了边境将士的梦,吹响了微弱的黎明蟾光。 我的...
席箕风起雁声秋,陇水边沙满目愁。出自:[唐代]高骈所作《边城听角》 拼音:xí jī fēng qǐ yàn shēng qiū ,lǒng shuǐ biān shā mǎn mù chóu 。 诗句:席箕风起雁声秋,陇水边沙满目愁。 繁体:席箕風起雁聲秋,隴水邊沙滿目愁。 翻译:席箕风起雁声秋,陇水边沙满目愁。
边城听角·席箕风起雁 高骈 唐代 席箕风起雁声秋,陇水边沙满目愁。 三会五更欲吹尽,不知凡白几人头。 高骈 高骈,字千里,南平郡王高崇文之孙,晚唐名将。高骈出生于禁军世家,其一生辉煌之起点为866年率军收复交趾,破蛮兵20余万。后历任天平、西川、荆南、镇海、淮南等五镇节度使。期间正值黄巢大起义,...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首唐代诗人李咸用的《边城听角》,这首诗深刻地描绘了征人在边关的凄苦生活和浓浓的思乡之情。《边城听角》是一首表现征人生活的诗作,通过对边关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征人内心的凄苦与思乡之情。诗中的“戍楼鸣画角,寒露滴金枪”一句,生动地勾勒出了边关的荒凉和孤寂,同时也透露出征人内心的...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首非常有韵味的古诗——《边城听角》。这首诗用独特的视角和笔触,描绘了边城将士的坚守与思乡之情。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诗的世界吧!🌟原文欣赏:戍楼鸣画角,寒露滴金枪。 细引云成阵,高催雁著行。 唤回边将梦,吹薄晓蟾光。
边城听角·席箕风起雁朗读 出自唐代:高骈的诗词 拼 原 席箕风起雁声秋,陇水边沙满目愁。三会五更欲吹尽,不知凡白几人头。高骈的简介 高骈,字千里,南平郡王高崇文之孙,晚唐名将。高骈出生于禁军世家,其一生辉煌之起点为866年率军收复交趾,破蛮兵20余万。后历任天平、西川、荆南、镇海、淮南等五镇节度使。
李咸用《边城听角》原文及翻译赏析李咸用《边城听角》原文及翻译赏析 边城听角原文: 戍楼鸣画角,寒露滴金枪。细引云成阵,高催雁著行。唤回边将梦,吹薄晓蟾光。未遂终军志,何劳思故乡。 诗词作品:边城听角 诗词作者:【唐代】李咸用©2022 Baidu |由 百度智能云 提供计算服务 | 使用百度前必读 | 文库协议...
边城听角 高骈〔唐代〕 席箕风起雁声秋,陇水边沙满目愁。三会五更欲吹尽,不知凡白几人头。 完善 高骈 高骈(pián)(821年-887年9月24日),字千里。幽州(今北京西南)人。祖籍渤海蓚县(今河北景县),先世为山东名门“渤海高氏”。唐朝后期名将、诗人,南平郡王高崇文之孙。高骈能诗,计有功称“雅有奇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