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在告诉我们什么呢?他认为,是非对错等都是相对待而成的。也就是说,有对就有错,无对就无错;有是就有非,无是就无非。天地间的万事万物本就相互区别,这就是天倪。庄子并不是要否定这些差异,而是希望人们改变以下状况:纠结于事物的这些差异,并在这些差异上产生价值判断,进而使得自己的情感情绪(如厌恶...
庄子在《齐物论》中提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观点:“辩无胜”。这一观点对我曾经为了谁对谁错争得面红耳赤的经历,提供了深刻的启示。用佛教的话来说,这就像是醍醐灌顶,让我去除了执念。庄子的观点是:在辩论中,即使你赢了,也未必意味着你是对的;同样,即使我赢了,也未必意味着我是对的。当你找人评理时,那些与...
辩无胜,转作白话文的意思是“辩论双方都没有赢家”、“辩论不会有结果”,见于其著作《庄子·齐物论》。此论点和“非诽”有关,皆是针对诸子百家的争辩风气。庄子主张道理无形无相,无法用语言文字表达(言尽悖),故辩论不会有结果。庄子著作《庄子·齐物论》中表示: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是亦...
中国思想史 | 辩无胜聂晓晶 立即播放 打开App,流畅又高清100+个相关视频 更多 234 0 16:08 App 中国思想史 | 道 15.4万 25 05:22 App 倪海厦疑是泄露天机的一段话 1064 1 15:48 App 中国思想史 | 道统论 4562 7 18:35 App 千古第一文?庄子《逍遥游》讲了什么 310 0 14:56 App 中国思想史 | ...
庄子的“辩无胜”,算《道德经》:“辩者不善,善者不辩”的一个推论;言下之意就是,胜人者力,...
《庄子·齐物论》中提出了辩无胜的概念,即辩论的结果往往是两败俱伤,无法得出明确的胜负。庄子认为,道理无形无相,无法通过语言文字完全表达,因此辩论争论往往只是言辞的冲突,难以揭示事物的本质。庄子通过人体各个部分的比喻,探讨了身体各部分是否都有其主宰,还是有统一的主宰。他认为,即使通过辩论...
使异乎我与若者正之,既异乎我与若矣,恶能正之?使同乎我与若者正之,既同乎我与若矣,恶能正之?然则我与若与人俱不能相知也,而待彼也邪?” 译 “倘使我和你展开辩论,你胜了我,我没有胜你,那么,你果真对,我果真错吗?我胜了你,你没有胜我,我果真对,你果真错吗?难道我们两人有谁是正确的,有谁是...
君子必辩,辩必有胜。君子,有学问的人,比一般人更能辩论是非曲直,了解更深的道理,所以说辩必有胜,嘴上可以辩赢别人。不要让别人改错。就算他真的错了,你讲的通道理,那道理也只是你的,不一定能“通”到别人心里。所谓辩无胜,只是用嘴来“辩”,没有实际的作为所以“辩无胜”
墨经指出那些主张辩无胜的人也是用辩提出自己的主张也是希望自己的主张获胜可见实际上他们也主张辩有胜 《“中国的亚里士多德”墨子与《墨经》·概述·驳“辩无胜”》注释译文 《“中国的亚里士多德”墨子与《墨经》·概述·驳“辩无胜”》注释|译文 谓辩无胜①,必不当,说②在辩。(《经下》) 【注释】①胜: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