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诗词鉴赏 辛弃疾此首《菩萨蛮》,用极高明之比兴艺术,写极深沉之爱国情思,无愧为词中瑰宝。 词题“书江西造口壁”,起写郁孤台与清江。造口一名皂口,在江西万安县西南六十里(《万安县志》)。词中的郁孤台在赣州城西北角(《嘉靖赣州府志图》),因“隆阜郁然,孤起平地数丈”得名。“唐李...
事实上当抗战低潮之际有些人对国家民族的前途完全绝望而辛弃疾对敌斗争的信心始终并未泯灭这就难怪他嘲笑那一身都是愁的沙鸥了 辛弃疾《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鉴赏 菩萨蛮 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 辛弃疾 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马来无数。烟雨却低回,望来终不来。 人言头上发,总向愁中白。拍手笑山鸥,...
宋代:辛弃疾 人间岁月堂堂去,劝君快上青云路。圣处一灯传,工夫萤雪边。麴生风味恶,辜负西窗约。沙岸片帆开,寄书无雁来。“人间”二句:堂堂:盛大。青云:比喻志高。一灯传:源于佛教以灯能照暗,以法传人,如同传灯。释氏以灯喻法,故纪载其衣钵相传之史迹者名《传灯录》。萤雪:《晋书...
古诗词鉴赏。阅读下面诗词,完成下列各题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由此可见,在《菩萨蛮》之中亦饱含着词人之愁,英雄之泪。某些喜剧会使有心的观众在笑声中情不自禁地掉下热泪。笑和眼泪,就是似乎矛盾却又融合无间的。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
17.诗歌鉴赏。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南宋]辛弃疾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晩正愁余,山深闻鹧鸪。(1)作者在词的上片用“极写侵略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在词的下片用“的赣江水比喻军民抗敌收复失地之决心。(2)对这首词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一...
宋.辛弃疾诗词《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古诗词鉴赏 #孤台清江百姓苦 #可怜江水东流去 - 钧子于20240805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9.1万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
借水怨山,感兴叹亡——辛弃疾《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鉴赏 此词写词人登郁孤台(今贺兰山)远望时,有感而发,借景抒情,抒发对国家兴亡的感慨。 “郁孤台下清江水”起笔写景,由于汉字形、声、义具体可感之特质,“郁”凸显郁勃、沉郁之意,“孤”有巍巍独立之感,“郁孤台”三字开篇,劈面便凸起一座郁然孤峙之高台...
一、诗歌鉴赏(4分)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8、9题。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宋]辛弃疾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8.”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中”可怜”一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___9.分析”山深闻鹧鸪”和”城春草木...
今天分享辛弃疾的《菩萨蛮》,将带我们重温一下千年之前,国难当头时老百姓的凄苦遭遇。正文: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译文:郁孤台下的清江水,中间杂有多少逃难者的眼泪?望向西北方向的长安,却被青山遮挡。但是青山却遮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