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纪念祠,即辛稼轩纪念祠,这是1959年动议为辛弃疾建祠时所拟的名称。1959年8月初,郭沫若来到济南。他听闻济南为辛弃疾建纪念祠,便欣然题额“辛弃疾纪念祠”,留作日后使用。1961年纪念祠开放时,正式命名为“辛稼轩纪念祠”,于是就出现了两种不同称呼。东跨院二进院正北大厅是“辛弃疾纪念祠”,大厅迎门...
1、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2、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3、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4、鹏翼垂空,笑人世,苍然无物。——《满江红·建康史帅致道席上赋》5、燕雀岂知...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汉族,南宋著名词人、豪放派代表人物,在文学上,他与苏轼并称为“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代表作品有《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清平乐·村居》等。辛弃疾现存词600余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他的词的基本思想内容。他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豪放派词人。 关于更名一事,辛...
辛弃疾最有名的十首诗,每一首都经典,不愧是词中之龙:《青玉案·元夕》《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清平乐·村居》《鹧鸪天·送人》《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贺新郎·甚矣吾衰矣》辛弃疾被称为...
辛弃疾十首经典词,胸怀“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1140年-1207年),南宋词人。字幼安,别号稼轩。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一生力主抗金。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有“词中之龙”之称。《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
辛弃疾最有名的十首词:1. 《青玉案·元夕》;2.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3.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4.《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5.《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6.《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7.《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8.《清平乐·村居》;9.《鹧鸪天·送人》;10.《丑奴儿·书...
【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宋孝宗淳熙十五年(1188)冬天,辛弃疾的好友陈亮(字同甫)来信州(今江西上饶)访失意闲居的辛弃疾,并逗留了十天时间,两人纵谈世事,开怀...
辛弃疾,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齐地历城人(今山东济南)。辛弃疾出生于绍兴十年(1140年),自幼父亲早逝,祖父辛赞带着辛弃疾在金军占领区生活。辛赞虽然担任朝散大夫、知开封府,但一直希望能够争取机会揭竿反金。经常带着少年辛弃疾“登高望远,指画山河”。在辛赞的教育下,辛弃疾从小就壮志满怀,立志恢复旧河山,曾...
辛弃疾〔宋代〕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名句译文:回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