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成分输血的定义 血液由不同血细胞和血浆组成。 将供者血液的不同成分应用科学方法分开,依据患者病情的实际需要,分别输入有关血液成分,称为成分输血。 二、成分输血的优点 成分输血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节约血液资源以及便于保存和运输等优点,各地应积极推广。 ...
🩸 临床输血指南:您了解输血指征吗? 一:合理用血的前提是遵循输血指征。🔍 二:输血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血液携氧能力。🌬️ 对于血容量基本正常或低血容量的患者,可以配合晶体液或胶体液进行治疗。 三:输血的原则如下: 内科患者:血红蛋白<60g/L或血细胞比容<0.2时考虑输注。 ICU患者:Hb<90~100g/L,Hct<...
8 自体输血 8.1 概要 8.1.1 自体输血包括储存式、稀释式和回收式三种方式,根据患者病情选择一种或多种联合应用。 8.1.2 实施自体输血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和自体血液储存要求、正确标识自体血液,以保障患者安全和自体血液质量。 8.2 储存式自体输血 8.2.1 适应证:用于预计...
成分输血指南 一、成分输血的定义血液由不同血细胞和血浆组成。将供 者血液的不同成分应用科学方法分开,依据患者病情的实际需要,分别输入有关血液成分,称为成分输血。成分输血指南 二、成分输血的优点成分输血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节约血液资源以及便于保存和运输等优点,各地应积极推广。成分输血指南 三、成分输血...
8 自体输血 8.1 概要 8.1.1 自体输血包括储存式、稀释式和回收式三种方式,根据患者病情选择一种或多种联合应用。 8.1.2 实施自体输血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和自体血液储存要求、正确标识自体血液,以保障患者安全和自体血液质量。 8.2 储存式自体输血
各级医疗机构应认真贯彻执行本指南,加强临床输血管理,提高临床输血水平,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输血治疗。 临床输血操作指南 一、前言 输血是临床治疗中的重要手段,对于纠正失血性休克、改善患者氧合状态、提高组织器官的灌注等具有显著效果。为了确保临床输血的安全、有效,规范输血操作流程,提高临床输血质量,特制定本指南...
新鲜血主要用于: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需要输血或换血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需要输血者:严重心肺疾患需要输血者:因急性失血而持续性低血压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需要输血者。 有下列情况之一不宜输注全血: ■心功能不全或心力衰竭的贫血患者 ■需要长期或反复输血的患者 ...
5.输血后监测 -输血后应对患者进行监测,包括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血液学指标等。 -关注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输血后及时记录相关信息并进行评估。 以上为简要的临床输血指南,旨在帮助医疗工作者规范临床输血操作,提高输血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具体操作和细节问题请参考相关模块的专业文献和指南...
第一部分 成分输血指南 一、成分输血定义 通过适当分离方法将血液中具有特定生物学活性的成分(如红细胞、血小板、凝血因子等)分离、提纯,得到浓度、纯度较高的血液制品,即成分血。成分输血是指根据患者病情需要,输注所需的成分血,以期达到预期治疗目标,同时最大幅度地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