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的标志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故选:D。 本题以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的标志为依托,考查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解放战争的重大事件以及意义。 反馈 收藏 ...
9月1日 中共中央发出《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明确规定:“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这时反攻与进攻这两个词还交互使用。1947年12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会议上说:1947年7月,我们历史上第一次转入进攻。这是革命的进攻,不要再说反攻,反...
18日和19日,中共中央机关和边区部队主动撤出延安,开始转战陕北,以便拖住国民党军胡宗南部,为人民解放军在其他战场举行战略反攻创造有利条件。 3月23日至5月25日,晋冀鲁豫军区主力在联结陕北、山东战场的枢纽地带豫北举行反攻,歼敌4.5万余人。 3月25日至5月...
湘西会战的胜利标志着中国抗日正面战场由防御转入反攻阶段。C项正确;长衡会战是豫湘桂会战的第二部分,是中国抗战史上敌我双方伤亡最多,交战时间最长的城市攻防战。国民党战败,排除A项;常德会战又称湘北战役,1943年11月爆发。中国军队依托阵地节节顽强阻击,迟滞日军进攻,给敌重大消耗,击毙日军1万余人。但当时国民党...
“三天转入反攻阶段”的妄想 万事俱备之后,越军便以我军作为假想敌,进行了广泛的防御战役演习,蓄意反攻。其中,最为典型的一次就是在1982年年底,越军第一军区进行了一次两级司令部反攻的战役演习,在这次战役演习里,越南设想解放军以两个军的兵力在空军配合下从谅山和同登两个方向实施主要突破,向越南境内发动...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湘西会战也称雪峰山战役,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的最后一次会战。战役以日本军队战败而结束。湘西会战的胜利标志着中国抗日正面战场由防御转入反攻阶段,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属于国民党正面战场的重要战役,但不符合题干要求。 故选:B。本题以标志着中国抗日正面战场由防御转入反攻阶段的战役为依托,考查湘...
9月10日至10月10日,为抑留敌军以策应外线主力挺进中原,华东野战军内线兵团在胶东进行阻击作战,歼敌2.6万余人并转入反攻。 9月14日至11月5日,东北民主联军在中长、北宁两路沿线发动秋季攻势,取得歼敌近6.9万余人,控制东北大部分铁路的胜利。 9月26日,陈毅...
9月10日至10月10日,为抑留敌军以策应外线主力挺进中原,华东野战军内线兵团在胶东进行阻击作战,歼敌2.6万余人并转入反攻。 9月14日至11月5日,东北民主联军在中长、北宁两路沿线发动秋季攻势,取得歼敌近6.9万余人,控制东北大部分铁路的胜利。 9...
2 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开始的标志是 A.转战陕北 B.挺进大别山 C.发起三大战役 D.渡江战役 3 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开始的标志是 A.转战陕北 B.挺进大别山 C.发起三大战役 D.渡江战役 4 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开始的标志是A.转战陕北 B.挺进大别山C.发起...
越军基于上述指导思想,以我军为作战对象,广泛进行了防御战役演习。其中比较典型的一次是在1982年底,越军第一军区进行了一次两级(军区、军)司令部由防御转入反攻的战役演习。演习设想我军在空军配合下,以3个军的兵力从同登至谅山方向实施主要突破,以2个军的兵力从高平方向实施次要突破,向越南境内发动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