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轨道卫星的轨道高度大致在350~1500千米,或10000~20000千米之间。中轨道卫星在地球资源技术监测、气象观测、通信中继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能够为地球提供大量的遥感数据,支持各种科研和商业应用。同时,中轨道卫星还可以作为高轨与低轨卫星之间的信息传输中继站,实现全球范围内的通信覆盖。高轨道卫星的轨道高度约...
中地球轨道(MEO):轨道高度一般在2000千米至36000千米之间。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卫星常分布于此,像GPS卫星轨道高度约为20200千米,GLONASS卫星轨道高度约19100千米。在这个高度,卫星能以合适的周期绕地球运行,实现对全球范围的连续定位和导航服务。 地球静止轨道(GEO):位于地球赤道平面上空约35786千米处 。通信卫星常部署于...
卫星轨道高度是指人造地球卫星在空间的运行轨道距地球表面的高度。用途 根据用途不同,一般分为: (1)低高度(150~200千米),大气影响很大,卫星寿命7~21天,拍摄景物的图像分辨率高,常用于侦察卫星。(2)中高度(350~1500千米),有一定的大气影响,卫星寿命在1年左右,用于地球资源技术卫星。(3)高高度(35800...
轨道选择通常都在300km以上,太低大气阻力比较明显,对航天器寿命影响极大。但是低轨道对侦察观测比较友好,信噪比较高,同时周期也短。当前的载人航天除了阿波罗登月,其余都在近地轨道进行。中地球轨道,简称中轨,MEO,轨道高度位于2000km到35786km之间。比较典型的是中国的北斗(21500km)和美国的GPS(20200km)、...
高轨道:卫星飞行高度大于20000公里。 如果你要深究,会发现百度"低轨道”的说法并不太合适,因为卫星太低了会从天上掉下来!——根据计算,运行轨道要在120Km以上卫星才不会掉下来。所以低轨不光是小于1000公里,还得有个"不低于多少"的下限。 还有些说法也不别太在意严格的统一定义,例如,“近地轨道”,百度百科说...
首先,合适的轨道高度能够确保列车运行的平稳性。轨道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导致列车在行驶过程中产生颠簸,影响乘客的舒适度,甚至对货物造成损坏。因此,在铁路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轨道高度,以保证列车运行的平稳性。 其次,轨道高度对于铁路的安全性至关重...
轨道高度 约35786 km 轨道倾角 约0° 发射 运载火箭 长征三号乙 首次发射时间 2016年08月05日 发射地点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参数 质量 约5400 kg 设计寿命 15年 统计 发射卫星数量 3 在轨卫星数量 3 发射成功次数/发射总次数 3/3 现状 服役情况 现役 天通一号(Tiantong-1)是首个由中国自主研发的卫星移动通...
-高地球轨道:高度约为35786公里,这是一种特殊的轨道,轨道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使得卫星能够相对地面位置固定不动,如天气卫星和通信卫星。 除了地球轨道外,还有其他类型的轨道结构,如太阳同步轨道(Sun-Synchronous Orbit,SSO)、地球静止轨道(Geosynchronous Orbit,GSO)和极地轨道(Polar Orbit),它们的高度也有相应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