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瓣蹼鹬(学名:Phalaropus fulicarius)是瓣蹼鹬科瓣蹼鹬属鸟类。小型水鸟,体长20-24厘米。嘴短而粗,繁殖期黄色,尖端黑色,脚褐色,趾具黄色瓣蹼。嘴基至头顶黑色,眼周和眼后有连成一体的大块白斑,在暗色的头上极为醒目。背黑褐色,羽缘淡色。肩部有棕栗色纵带,翅上有白色带斑;腰两侧白色,飞翔时极...
蹼鹬的意思蹼鹬是一种因脚趾间具蹼膜结构而得名的鹬科鸟类,其名称反映了生理特征与分类属性的结合,主要栖息于水域环境并适应水生行为。以下从词源、生物学特征及生态习性三方面具体阐述。 一、词源解析 “蹼鹬”由“蹼”与“鹬”二字构成。“蹼”指其脚趾间连接的薄膜结构,这一特征使其区...
红颈瓣蹼鹬是一种具有重要生态、科学和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它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以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保护等级为低危。因此,保护红颈瓣蹼鹬及其栖息环境显得...
虽然灰瓣蹼鹬对于中国鸟友来说是一种极其罕见的鸟种,但是该物种在世界范围内的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红颈瓣蹼鹬(学名:Phalaropus lobatus):是鹬科,瓣蹼鹬属的小型水禽,体长18-21厘米。嘴细而尖,黑色。脚亦为黑色,趾具瓣蹼。夏季雌鸟上体灰黑色,眼上有一小块白斑。背、肩部有4条橙黄色纵带。前颈栗红色,并向两侧往上延伸到眼后,形成一栗红色环带。颏、喉白色,胸侧和两胁灰色,其余下体白色,雄鸟...
半蹼鹬主要以昆虫、昆虫幼虫、蠕虫和软体动物为食 。常在湖边、河岸、水塘沼泽和海边潮涧地带沙滩和泥地上觅食。常频繁地将嘴插入泥中直至嘴基。繁殖期为5-7月。配偶为一雌一雄制。常呈小群在一起营巢。营巢位置不固定,每年均有变化。通常营巢于水边或离水不远的地上草丛中。也在沼泽中的小土丘上营巢,但...
蹼鹬的读音是púmǔ,其中“pú”的发音与“普”相同,而“mǔ”则与“木”类似。蹼鹬是一种水生鸟类,习性活泼,体型似鹭,但颈部较短,嘴短而圆,口腔尖端有一个木状的蹼,因此得名蹼鹬。它以小虾、小鱼、鱼卵为食,成群施食,由于外形优美,又有“江鸥”等多种美称。 2楼2023-07-08 04:12 回复 ...
灰瓣蹼鹬(英文名:Red Phalarope,学名:Phalaropus fulicarius),是鸻形目丘鹬科瓣蹼鹬属的鸟类。体小,嘴直,涉禽。主要栖息于近北冰洋海岸的苔原沼泽地带。善游泳,除繁殖期外,几乎成天游弋在海洋洋面上常单独或成小群活动和觅食。以水生昆虫、甲壳类、软体动物和浮游...
红颈瓣蹼鹬主要栖息在北极苔原,迁徙时会经过内陆湖泊或海洋,冬季则迁徙至热带和亚热带海域。它们常在小群中活动,但在秋季迁徙期间,可以形成大规模的群体。这些小鸟以浮游生物为食,通过在水面快速旋转搅动水体,使猎物浮至水面。繁殖期时,红颈瓣蹼鹬的雌鸟比雄鸟大且色彩鲜艳,负责追求和争斗雄鸟。而雄鸟则负责筑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