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名称与别名:踩鼓节又名“吃牯脏”或“刺牛”、“鼓社祭”,这些名称都反映了节日的核心内容和仪式特点。文化地位:在贵州苗族文化中,踩鼓节占有重要地位,是苗族人民祭祖仪式的巅峰,象征着对祖先的深深敬仰和团结。节日象征:苗族人民认为,巨大的牯牛皮制成的大鼓是祖先灵魂的居所,它联结着一...
在每年农历二月的踩鼓节,苗族青年男女聚集于当地规定的歌场上踩鼓。由一个有威望的老人,将放在他家的楠木鼓和鼓架一齐搬进鼓场,并用力敲鼓,人们都闻声前来翩翩起舞, 年轻人趁机择偶,老年人也穿着新衣,围着楠木鼓唱古歌。舞毕,姑娘们便拿出亲手编织的花带,敬献在楠木鼓上,表示对楠木鼓的感恩。人们尽情欢唱,...
在贵州凯里、丹寨、雷山等苗族聚居地区,流传着一个充满活力的传统节日——踩鼓节,每年农历二月的第一个猪场天,这个节日便拉开了序幕。节日的核心活动是在当地规定的歌场上举行,青年男女们自发聚集,共同参与。踩鼓节的主角是一面特别的鼓,它是用实心楠木精心制作而成,两端则包裹着坚韧的牛皮。在这...
踩鼓节是贵州黔东南部分地区的传统节日。踩鼓是按鼓点节拍踏步的舞蹈,一般在每年农历的正月或二月十二日举行。 踩鼓节,一般是3天,意在祈求丰年盛世。同时人们经过一年的辛苦劳动,亲友们需要借节日欢聚一堂,畅谈一切。青年们则借节日的鼓场上结交朋友。
苗族节日—踩鼓节来源 [真诚为您服务] 这个节日的来历说法不一,但多数说法是祭祀祖先的大恩大德。还有节日源于传说 的说法。很古的时候,苗区发生严重的灾害,苗族同胞为躲避灾害,背井离乡,途 径漫无天际的大森林时迷失了方向。后经一只啄木鸟引路帮助,才摆脱困境,来到 一片富饶的土地上定居。老祖宗在这里艰苦奋斗,...
踩鼓节的起源众说纷纭,其中一种普遍的解释是它源于对祖先深沉的敬仰与感激。这个节日被视为是对祖先大恩大德的纪念。传说在远古苗区,一场灾难迫使当地人民背井离乡,他们在迷茫中迷失在广袤的森林中。幸运的是,一只啄木鸟引领他们找到了新的生机,他们在一片富饶的土地上安顿下来,开始了新的生活。在...
第103章-踩鼓节(新书女神的近身高手已上架欢迎订阅) 1.9万 2023-07 3 第104章-废除圣女制度(新书女神的近身高手已上架欢迎订阅) 1.9万 2023-07 4 第105章-行侠仗义(新书女神的近身高手已上架欢迎订阅) 1.9万 2023-07 5 第106章-让你看看什么叫做力量吧!(新书女神的近身高手已上架欢迎订阅) ...
每逢七年、九年或十三年,黔东南的苗族村寨才会举办盛大的踩鼓节,对于外地游客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体验机会,参与者寥寥。踩鼓节仪式充满了深厚的宗教仪式感,它由旋牛堂、砍牛祭祖、祭鼓等多个环节构成,每一个环节都与牛和鼓紧密相连。这个节日的核心在于缅怀祖先,纪念他们从东方艰难迁徙的历史。
苗族圆舞曲—美女如云,美不胜收,剑河县大皆道村春节踩鼓活动。#苗族踩鼓#盛装踩鼓#春节习俗#大皆道村 - 苗疆广角于20250208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152.7万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