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后可能有一个完整的写作计划:沈从文曾在1982年出版的选译本《湘西散记》的序言中,对其最初的写作计划和发表情况做出说明,指出这“是一个纪实性的回忆录”、“全部计划分六段写”,而“故事原只完成四段,曾于一九四七年分别发表于国内报...
巴金寄还他的旧稿是沈从文“三十年前托他保存的”,又鉴于沈从文在《湘西散记》序中提到,这三篇“原稿连缀成一整幅”的细节,可推测《雪晴》的改动可能发生在1949年至1950年前后,而沈从文当时可能已有将后三篇整合为一个整体的意图。
而路杨讨论“新的综合”的具体切入点,则是着眼于沈从文的带有“综合性”的形式理想,她认为沈从文所追求的是“将现实人事、道德训诫、智性说理与诗意抒情全部融合在小说叙事中的一种总体性形式”,进而在《雪晴》系列小说中,表现出“一种现代经验、文化传统与地方性知识的综合”。这一“综合了过去与现在、抒情与现实...
而路杨讨论“新的综合”的具体切入点,则是着眼于沈从文的带有“综合性”的形式理想,她认为沈从文所追求的是“将现实人事、道德训诫、智性说理与诗意抒情全部融合在小说叙事中的一种总体性形式”,进而在《雪晴》系列小说中,表现出“一种现代经验、文化传统与地方性知识的综合”。这一“综合了过去与现在、抒情与现实...
1941年5月2日,沈从文在西南联大国文学会上以《短篇小说》为题发表的演讲,从各个方面论述了他理想中的“小说”形式、文学尺度以及文学所应具备的伦理承担与社会政治功能。具体而言,沈从文这一“综合”的形式理想,是要将现实人事、道德训诫、智性说理与诗意抒情全部融合在小说叙事中的一种总体性形式。而所谓小说中的...
《雪晴》系列小说虽然讲述着相关的故事,却既相互靠近又相互分离,笔者认为这种矛盾实际蕴藏着沈从文“综合的”形式理想,集中体现了四十年代文学创作探索与实践倾向。在普遍思考现代社会精神危机的热潮中,沈从文为展现这一代人的精神世界,做了属于自己的努力。 本文原刊于《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15年第二期,总第16辑,...
讲题:未完成的“现代传奇”:沈从文小说生涯的终结之作 主讲人:路杨 主持人:毛尖 评议人:黄锐杰、孙尧天 时间:2018年11月8日(周四)15:00 地点:华东师范大学中北校区物理楼301 主办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 主讲人: 路杨,...
《雪晴》系列小说虽然讲述着相关的故事,却既相互靠近又相互分离,笔者认为这种矛盾实际蕴藏着沈从文“综合的”形式理想,集中体现了四十年代文学创作探索与实践倾向。在普遍思考现代社会精神危机的热潮中,沈从文为展现这一代人的精神世界,做了属于自己的努力。 本文原刊于《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15年第二期,总第16辑,...
6、《“新的综合”:沈从文四十年代中后期的形式理想与实践》,《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15年第2期,总第16辑。 7、《作为一种批评界面的“抒情”》,《文艺争鸣》,2018年第10期。 8、《“积习”:鲁迅的言说方式之一种》,《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5年第4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 9、《“小说之...
6、《“新的综合”:沈从文四十年代中后期的形式理想与实践》,《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15年第2期,总第16辑。 7、《作为一种批评界面的“抒情”》,《文艺争鸣》,2018年第10期。 8、《“积习”:鲁迅的言说方式之一种》,《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5年第4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