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邓小平同志在庆祝路易·艾黎八十寿辰的宴会上,满怀深情地说:“为中国革命事业尽力的国际朋友有千千万万,像艾黎同志那样五十年如一日,在我们艰难困苦的时期,在我们创业的时期,在我们胜利以后,始终如一地为中国人民做了大量的工作,这是不容易的,所以他受到中国人民理所当然的尊敬”1。1987年12月27日...
今年5月24日至25日,路易·艾黎塑像揭幕等一系列纪念活动在克赖斯特彻奇及其所属的坎特伯雷地区举行。路易·艾黎塑像是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向克赖斯特彻奇市议会捐赠的,由中国画家、雕塑家袁熙坤主持制作。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刘建超在塑像揭幕仪式上表示,时至今日,路易·艾黎先生的事迹和精神仍然激励着我们。克赖斯特彻...
战争结束后,路易艾黎继续留在中国,为中国的重建和发展做出贡献。他创办了一所学校,为中国的年轻人提供教育和培训。他还积极参与了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路易艾黎于1987年12月2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他的事迹和精神得到了传承和发扬。为了纪念他的贡献,中国政府在山丹建立了路易...
1897年12月2日,路易·艾黎出生在新西兰克莱斯特彻奇市斯普林菲尔德镇。他的父亲弗雷德里克·詹姆斯·艾黎,是当地一所中学的校长,笃信社会进步,是个先进的社会主义者。母亲克拉拉·玛利亚·白金汉,出生于英国诺福克,是新西兰早期妇女普选权运动的倡导人之一。艾黎家中有7个孩子,他排行老三。1906年,艾黎9岁时,全家搬迁...
重建培黎学校是路易艾黎的另一个心愿。培黎,这所诞生于抗战烽火中的学校,探索半工半读、实践与理论结合的新型教育,为中国培育了很多技术人才,也凝聚了艾黎大半生的心血。他一方面呼吁重建山丹培黎学校,一方面逐渐萌生了在北京延续培黎情的想法1983年,路易艾黎在北京与时任国务院参事的李逸三商定创办人民科学文化大学,...
红色记忆·陇原丰碑丨路易·艾黎的中国情缘 路易·艾黎,新西兰人。1927年4月21日来到中国,此后长期居住在中国。他与中国人民风雨同舟、患难与共,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和建设事业奋斗了整整60年。20世纪40年代,他在甘肃省山丹县创办了以手脑并用、创造分析、理论联系实际为办学宗旨的培黎学校,吸收劳动人民子弟,为新...
路易·艾黎(1897年-1987年),新西兰人,被誉为“中国人民的老战友、老朋友和老同志”。他1927年来到中国,积极投身中国的革命事业。在抗战时期,他与埃德加·斯诺、宋庆龄等知名人士发起组织工业合作运动并担任领导职务。1949年后,他为新中国与新西兰以及其他国家的友好往来搭桥铺路,为营造中国良好的外交局面起到了...
今年是国际主义战士、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工合运动重要发起人路易·艾黎诞辰125周年,也是中国工合协会成立84周年。去年新西兰“路易·艾黎纪念馆”于奥克兰市开馆,今年12月2日位于上海长宁区愚园路的路易·艾黎上海故居正式对外开放,使近现代中国史上这位做出了重要贡献的新西兰人得以被更多人所了解。艾黎是个怎样的...
12月2日,时值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工合运动重要发起人路易·艾黎诞辰125周年纪念日之际,经过重新修缮和展陈复原的上海路易·艾黎故居,正式对外开放。路易·艾黎(Rewi Alley),1897年12月2日生于新西兰,1927年4月21日来到中国,此后长期居住中国。他与中国人民风雨同舟、患难与共,为中国人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