则是首次创新开展 东太湖、太浦河、淀山湖(含元荡)等 示范区重点跨界河湖健康评价 一改此前各省各自 开展域内河湖健康评价的情况 形成统一的评价标准 系统分析了2023年度示范区 重点跨界河湖健康状况 可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 发展示范区建设及跨界水体共保联治 有关工作提供重要支撑 今年是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和安徽省生态环境厅正式签署《苏皖交界地区跨界河湖共保联治备忘录》,在省界毗邻地区的跨界河湖,借鉴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在跨界水体联合保护和水污染协同防治方面的创新制度和经验做法,复制、推广、深化示范区重点跨界水体联保共治机制,...
但是,跨界河流水资源是流动的,这一特殊性决定了各国在行使对水资源的主权时,应考虑到水资源的流动特性而可能产生的跨境影响,应顾及其他流域国对其河流水资源享有相应主权。这一特殊性也决定了在流域各国之间确立和分配跨界河流水权的极端复杂性。 跨界河流水权,即跨界河流水主权,...
打破行政边界壁垒,会同萧县签订《关于跨界河流水污染联防联控合作协议》,将市级跨界水体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延伸至县(区)、乡(镇),建立两地轮值联席会议制度,由生态环境部门负责同志担任联络员,将自然资源、农业农村、司法等10部门纳入列席单位,不定期召开会议,统筹调度治理...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地跨沪苏浙两省一市,区域内河网密布、湖荡纵横,河湖水面率为20.3%,有47个跨界水体。如何加强跨界水体联保共治,做好“水”文章?5月16日,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会同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相关水利(务)部门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共同发布示范区《...
以水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建立多方协同的水环境联合保护机制,着力提升水环境质量。以生态修复和水系连通为重点,以水为脉、林田共生,提升生态环境容量和效益。到2025年,跨界水体一体化保护取得实质性进展,水污染联防联治机制有效运行。突出水环境问题得到有效治理,饮用水水源风险得到有效控制,水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水...
“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小编获悉:联合国《跨界水道与国际湖泊保护和利用公约》秘书处于2023年11月7日至8日在布达佩斯举行了一次全球研讨会,40多个国家齐聚布达佩斯,以支持制定跨界水合作协定和其他安排。现将相关内容编译发布,供读者参考。图源:联合国《跨界水道与国际湖泊保护和利用公约》秘书处 跨界河流、...
人大代表提供跨界水污染线索 这起公益诉讼案件线索最初来源于当地人大代表所提出的建议。2020年7月13日,蚌埠市淮上区人大常委会将区人大代表关于加强北淝河跨界水污染整治的意见,向淮上区检察院进行了交办。交办函称,北淝河流经淮上区主要粮食产区,是淮上区农业灌溉主要水源。淮上区农业发达,农田灌溉四通八达,同时水...
引起跨界水污染的原因有很多种,包括自然、人为等多方面的原因。 一、关于跨界水污染治理的国内外现状 从国外的治理状况来看,各国采用不同的方式处理跨国界水污染问题,由于水资源环境的责任划分涉及了多方面的问题,因此目前的解决方式以协商谈判为主,其他处理方式还包括直接管理、排污权交易、税收等。 各国经过协商后,...
今年,“一河三湖”等重点跨界水体联保及生态建设方案即将联合印发,今后将通过河湖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项目建设,持续推进示范区重点水体的生态保护和水质提升。元荡 以元荡为例,近年来,通过三地各部门协同治理,元荡水生态环境质量有了较大改善:目前元荡岸线生态修复情况较好;岸边、湖湾处种有植被,景色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