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说含义解释 ⒈ 西方美学理论之一。瑞士布洛提出。认为创造和欣赏美的基本原则是与对象保持适当的心理距离。这种距离是不同于实际空间距离的内省的发现。距离太近容易引起实用功利目的,失去美感;距离太远则看不清楚,也不美。只有保持适当的距离才能进行审美欣赏和创造。
美在距离的说法,从欣赏和创作的实践来看,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因为美虽然离不开真,但毕竟不是真,艺术虽然离不开生活,也毕竟不是生活,但“距离说”的根本错误就在于没有从美本身的形成和性质来探求美,而是把美的产生归结为距离,似乎美不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而纯粹是一种欣赏者的态度。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是人...
心理距离说(theory of psychological distance)是关于审美本质的学说。英国心理学家、美学家布洛提出。认为人对艺术和现实产生审美活动的基本前提是保持适当的心理距离,即审美主体与对象应保持一种恰当的心理态度,这种心理态度只有通过把对对象的感受与个人的自我相分离,使客体摆脱人本身的实际需要与目的而获得。简介 ...
“距离说”是指一种主张体验是一种拉开功利距离的体会。这一理论由瑞士心理学家布洛提出。布洛通过“雾海航行”的例子来解释这一概念。假设在航行中突然遇到大雾,大多数旅客会感到紧张和恐惧。然而,如果以一种客观的眼光来看待这景象,周围的大雾变成了一种朦胧的、半透明的帷幕,反而会产生一种美感。...
摘要: 英国美学家爱德华·布洛于1912年提出了“心理距离说”,与诸多美学家不同,布洛采用扼要、生动的直接比喻阐释审美感受,并尝试将“心理距离”作为解读一切审美和艺术现象的原则。从哲学视角看,布洛的学说建立起一种主客的二元互动,却没能解决二者共存的问题。本文首先对距离说的渊源进行梳理,并解释何为“心理距离...
百度试题 题目[名词解释] 什么是距离说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也叫心理距离说,英国的布洛最早当成一种美论提出来。它要在物与我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从而以审美的态度来观赏外物,这时就产生了美。反馈 收藏
现实生活中,距离远了,难于接触。距离近了,是非常生,烦恼隐现。从美学层面,该怎么面对距离,笔者尝试做一个初步的思考。 一、布洛的心理距离说 爱德华·布洛(Edward Bullough),被称为心理距离说之父,是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美学家,他曾在文章《作为艺术因素与审美原则的“心理距离”》中提出“距离说”,并对其进行...
百度试题 题目[名词解释] 距离说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布洛观点,主张审美主体不能有过多的功利考虑,在一定的距离外欣赏审美对象的美。反馈 收藏
“距离说”就是主张体验是一种拉开功利距离的体会。“距离说”的提出者是瑞士心理学家布洛。布洛提出了一个“雾海航行”的例子来说明。他说,在大海航行中突然遇到大雾,大多数旅客会焦躁、恐惧和紧张,但如果抛开可能发生的危险,换一种客观的眼光来看这景象,周围的大雾迷迷蒙蒙,变成了半透明的乳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