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从距今约5800年开始,中华大地上各个区域相继出现较为明显的社会分化,进入了文明起源的加速阶段,可将从距今5800年至距今3500年划分为古国时代和王朝时代两个时代。”12月9日,国家文物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介绍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最新成果。国家文物局供图 “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
日前,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南京师范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组成的研究团队,与柳州白莲洞洞穴科学博物馆以及澳大利亚人类演化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合作,公布了最新研究成果,显示柳江人生活在距今约3.3万年至2.3万年。通过地层与年代学综合研究,解决了长达66年的年代学疑团。研究团队相关...
此前,中国旧石器时代墓葬仅在三处遗址有过发现:北京周口店山顶洞(L4距今3.58万年—3.83万年),但在发掘中并未辨识出来,没有留下“墓葬”平面图或照片;广西隆安娅怀洞M1(距今约1.6万年);广东英德青塘黄门岩1号洞M1(距今1.35万年)。凤岩遗址下部堆积出土兽骨、牙齿 “凤岩遗址的发掘与研究,是近年...
非洲起源说表明,人类三次走出非洲,其中最早的古人类,在距今185万年前走出非洲。也就是说,第一批非洲古人类出走之前,世界其他地方没有人类,中国自然也不可能有。然而考古却显示,早在距今200万年前,中国早已存在古人类,其中的“西侯度人”,距今高达243万年,是最早用火的古人类,且已经形成了“西侯度文化”。
像这个是F22的房子它原来是一个深坑灶,后来它使用了一段时间以后改成了圆形浅坑灶,那么在这个房子的居住面上出土的碳样测年数据是距今6300年,那么F22和F18两个房间内灶的形制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就是参考这个房子的测年数据,推测龙形蚌饰的年代也在距今6300年左右。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考古学家 冯时:...
记者在位于遗址群东北部的熊家岭看到,其水利系统包括水坝、蓄水区、灌溉区和溢洪道等构成要素。“出土遗物、测年数据表明,早期坝的年代范围为距今5100年至4900年,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最早且明确的水利设施。”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馆员、屈家岭遗址考古项目领队陶洋说。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12月4日,考古人员...
距今93万年前,人类遭遇剧烈气候变化,短期内丧失约98.7%的成员个体,几乎灭绝。上海科学家团队首次对古人类进行“人口普查”,获得上述发现。北京时间2023年9月1日,国际学术期刊Science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李海鹏研究组与华东师范大学脑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所潘逸萱研究组合作的题为“Genomic inference...
根据环境考古技术分析,大概在距今4000-3900年前后东亚地区发生显著的气候变冷过程,石峁所在地区的人类活动发生了剧烈变迁,这也许是最终石峁古城衰落、石峁族群消失的原因之一。1927年 天津《大公报》首次刊登了一则“陕北发现匈奴古物——女王塚墓,为寇堡寨”的报道,从此拉开了石峁遗址被发现的辉煌历史;1956年 开展...
中外科研团队日前宣称,此前在广东省四会市太平岗地区地层中发现的恐龙化石,属于距今约7000万年的赖氏龙类恐龙。据悉,这是赖氏龙类恐龙化石在华南地区的首次发现,也是截至目前其在东亚地区最南端的记录。相关研究成果近期发表于国际古生物学学术期刊《历史生物学》。图为四会赖氏龙类恐龙化石标本的复原图 鸭嘴龙类恐龙...
最新考古证实,屈家岭遗址存在多处史前水利系统。其中,熊家岭水利系统位于遗址东北部,由水坝、蓄水区、灌溉区和溢洪道等构成,其水坝为土筑而成,现存坝体高约2米、宽约13米,长约180米。蓄水区面积约19万平方米(相当于三个西湖湖面的大小);灌溉区面积约8.5万平方米。测年数据表明,早期坝的年代为距今约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