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法(footprint)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利用Maxam-Gilbert DNA测序反应确定哪些核苷酸同DNA结合蛋白质相结合。DNA先同蛋白质混合在一起,然后化学修饰或用DNase Ⅰ消化。反应产物在测序凝胶上电泳,如果DNA中有些序列同蛋白质结合,则这些序列由于蛋白质的保护而不受到化学修饰或DNase Ⅰ的作用。这样在测序电泳...
足迹法是一种用于测定DNA与蛋白质之间专一性结合的精确技术。其主要特点和用途如下:目的:确定特定蛋白质结合于DNA序列的特定位置,揭示蛋白质因子与特定DNA片段的相互作用区域。运作原理:当DNA与蛋白质结合后,这部分DNA不会被DNA酶分解。在进行测序时,结合部位会出现空白区,即蛋白质结合区域,通过这一...
生态足迹法是一种衡量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程度及其对环境影响的方法。它通过将人类活动所消耗的自然资源量转化为相应的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进而评估人类对生态系统 的需求和压力。原理 生态足迹法基于以下原理:1)人类活动消耗的自然资源可以转化为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2)不同类型的生物生产性土地(如耕地、林地、水域等...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用的实验方法——足迹法,用于鉴定启动子的边界和结合转录因子的位点。 足迹法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是一种基于DNA结合蛋白的结合位点鉴定技术。该技术利用DNA结合蛋白与DNA序列结合后,保护结合位点不被核酸酶降解。通过核酸酶的部分降解,可以得到结合蛋白保护的DNA片段,进而通过PCR扩增和测序来确定结合...
生态足迹法是一种用于衡量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程度以及评估可持续发展状态的工具。它通过比较人类活动所消耗的资源与地球生态系统所能提供的资源,来量化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以下是对生态足迹法的优缺点分析: ### 优点 1. **直观易懂**: - 生态足迹法通过图形和数值直观地展示了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的占用情况,使得...
《生态足迹法例子》课件.ppt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生态足迹理论生态足迹是一种衡量人类对地球资源需求的指标。它反映了人类对地球资源的消耗程度,并将其转化为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 什么是生态足迹1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指人类为了维持生活和生产所需的生物资源和生态服务...
7) 用琼脂糖凝胶电泳,随后用电洗脱及反相层析法纯化含有结合位点的标记DNA。 8) 如步骤2—样用乙醇沉淀DNA。将DNA溶解于100μL,pH 8.0的TE缓冲液中。在 4℃保存,不要冻结。 9) 取0.5μL DNA溶液放入水性闪烁液中计数,以测定DNA的放射性。 10) 在10 mL—次性塑料管中准备n+2 份180μL分析缓冲液,其中...
生态足迹法可以简单地理解为生态足迹,它是描述人类活动对自然系统的影响的一种指标。它是由经济责任报告的发起者William尼尔(William E .Neil)在1992年提出的,它的定义是:“生态足迹是衡量人类活动对地球资源和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的一种指标,它反映了人类活动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压力。”生态足迹法是一种全球持续...
生态赤字表明该地区的人类负荷超过了其生态容量,要满足现有水平的消费需求,该地区要么从地区之外进口所欠缺的资源以平衡生态足迹,要么通过消耗自身的自然资本来弥补收入供给流量的不足。 根据生产力大小的差异,生态足迹分析法将地球表面的生物生产性土地分为6大类进行核算:1)化石能源用地,用来补偿因化石能源消耗而损失的...
DNA足迹法实验需要什么? 分享按钮 研究DNA-蛋白相互作用是分子生物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其研究方法多种多样,如染色质免疫沉淀(ChIP)检测、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EMSA)、荧光素酶报告法、膜过滤结合分析法、酵母单杂交系统等。另一个有助于研究DNA -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有趣实验是DNA足迹分析,1978年由Galas和Schmitz建立,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