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州越秀书院,位于广州市越秀区,始建于清朝康熙四十九年,是广东四大书院之首。📚 书院秉承“立德立功,事先立志,有柔有为,有守学必有师”的教育理念,致力于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书院重视开坛讲学,提倡修身参学,安身立命,治国济世,问道天下,讲经论道,善德培正,成就通达分子。🎵 书院以博大包容和...
在菊坡精舍创立两年后,粤秀山麓迎来了应元书院的诞生,以培养更多的状元为目标。广东布政使王凯泰深信,这片山明水秀之地应孕育出更多的状元,因此创办了应元书院,专为未能中科的广东举子提供继续应试的机会。书院的转型与现代影响 广州市第二中学的建立与发展 随着新式教育的推进,广州市第二中学在越秀山书院旧址上...
广州的许多书院都坐落于现今的越秀古城区内。越秀古城区曾是全国少见的书院密集地区,体现了岭南地区的文化厚重。清代中后期,该区域甚至曾涌现出一个全国罕见的书院群,形成以贡院、学政衙门和粤秀书院为核心的书院群落。这不仅彰显了广州文化的繁荣,同时也是岭南地区书院林立、书香文化深厚的见证。宗祠书院不仅用于教育...
景点名: 越秀书院群 地址: 广州市越秀区北京路西侧,青宫大楼对面。 开放时间:全天开放 门票: 免费 交通: 公园前地铁站J出口步行前往。 玩法: 越秀书院群在北京路西侧,因为在清代越秀书院之南而得名,西湖路旁边也可以进去。越秀书院群书院聚集,有何家书院,三益书院,曾氏书院,考亭书院,建大书院,庐江书院等8家...
📍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西湖路流水井29号(庐江书院旧址)。 🚇 交通:地铁一号、二号线,公园前站D出口;或乘坐7、12、24、42、182路车到中山五路站,或14路车到教育南路站。 📝 入场方式: 刷身份证入场,或登记个人信息领取纸质门票。喜欢纸质门票的朋友别忘了领取哦! 📜 盖章信息: 馆内摆放有6枚新章,位...
🏛️广州越秀的青云书院,又称梁氏千乘侯祠,始建于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于清康熙四十年(1701)落成。🏡👥这座书院是广州府和肇庆府的梁姓宗族共同出资建造的合族祠,为梁姓宗族子弟在广州城参加科举考试或办理业务时提供便利的居所。📚📖想要深入了解广州越秀的青云书院吗?不妨亲自前往探访一番,感受历史的厚...
这座位于越秀区水荫路的高颜值书院 集书店、餐饮、文化沙龙等于一体 其浓厚的岭南韵味 吸引了不少文艺青年去打卡 “楠枫”,取自陶渊明的名句: “有风自南,翼彼新苗。 楠枫,为南方佳木, 受南风之惠,谐南风之音。” 楠枫书院共有两层 室内总面积812平方米 ...
不光现今如此,古代的人们也勤于读书,书院便是他们求学的地方。古时,越秀区是广州城中心,无数书院在此建立、传道授业,清代中后期更是出现了全国罕见的书院群。随着岁月变迁,大多书院淹没在历史洪流中,也有些留存至今,继续承载着那段书香浸润的历史,并融入时代焕发新活力。在第28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微社区e家...
广州越秀古书院,位于岭南这片文化沃土上,承载着丰富而独特的岭南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岭南文化以其鲜明特色和生动活力,深受人们的关注。尽管学术界已有《岭南文库》这一重要成果,它在深入挖掘和研究岭南文化内涵方面做出了贡献,但其主要定位于学术研究,对于文化的普及功能有所局限,未能涵盖...
清朝初年,平南王的儿子尚之信在越秀山脚下建了一座叫【应元宫】的建筑。后来,清政府平定了三藩之乱,应元宫先后被改造成了佛寺和道观。到了嘉庆年间,广州城外的西关地区,一群富商和乡绅发起了一个叫【清濠公所】的组织,并扩建成了【文澜书院】,主要是为了文人墨客交流学术。1817年,两广总督在这里开设了【学海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