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普通读者而言,《生灵与超越:祭祀的人类学释义》这本书可能是一个全新的视角,让我们对祭祀这一古老而普遍的文化现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作者王铭铭详细梳理19世纪中期以来英法人类学的祭祀理论,帮助读者把握如何追溯祭祀的源流,如何从实际生活情景下的祭祀实践和观念入... (展开) 0回应 > 更多书评 2篇 论坛...
生灵与超越:祭祀的人类学释义 一、引言 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祭祀作为一种古老而普遍的文化现象,承载着人们对自然、祖先、神灵以及生命意义的深刻理解和敬畏。它不仅是一种宗教或信仰的表达方式,更是人类社会结构、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的重要体现。本文旨在从人类学的视角出发,探讨祭祀活动的本质、功能及其在不同文化背景...
或者倒过来说,这一以物为载体的交流方式是何种“语言”? 如果祭祀往往是以生灵(包括作为个体或集体的人和万物)的生命力之更新为追求,为什么这一对“生”的追求往往以牺牲的“死”为方式来实现?如果“死”是生灵的生命力难以规避的宿命,为什么人们会借助祭祀使之“提前发生”?其在祭祀中的“提前发生”与在战事中...
《生灵与超越:祭祀的人类学释义》是2024年10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铭铭。内容简介 本书聚焦19世纪中期以来英法人类学的祭祀理论,分析、说明和评论一个多世纪以来西方学者解析祭祀的不同方式,审视这些既有方式的方法、内容及思想特征,帮助读者把握究竟应该如何追溯祭祀的源流,以及如何从实际...
生灵与超越:祭祀的人类学释义 王铭铭 本书所要讨论的是“祭祀”两字所指向的那类“礼”。 汉语中“祭”这个字最初只有上面那部分,左边是一块滴血的肉,右边是手,意在用手给出动物的肉。要么是由于接受祭品的“存在者”或“力量”古时候被想象为不可见的,要么是由于以手供肉意思已足够明确,总之“祭”这个字最...
他们一般还把祭品接受者限定在“超越人间的存在”这一范畴中,狭义上包括祖先、人、鬼和神,广义上则包括带有“神秘性”的一切超人间力量。说到祭祀,我们不禁会想到《仪礼》《礼记》等古籍,这些可为我们从供品“接受者”的种类(先人、天地四方、名山大川、五祀、八蜡、英烈、厉鬼等)、祭主和其他参与者的角色安排(...
生灵预言——严智龙作品展展览日期2024.11.22—2024.12.15展览时间9:30—16:30(16:00停止入馆,逢周一闭馆)展览地点上海海派艺术馆二楼2号展厅展览地址上海市闵行区新镇路1536号人与动物都有感觉系统,但人与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能够从感觉系统提升到知识系统的思维判断,从而使感知超越现象世界。绘画作品虽...
生灵与超越 王铭铭对于祭祀的人类学考察,传统上以经验研究为主——深入不同文明区域采集他者的生活经验;王铭铭此书则采取了一种不同的进路:从文本细读的角度进入与祭祀相关的人类学理论。选取19世纪中期以来重要的英法人类学家,对于他们和祭祀相关的理论展开细致的梳理,并择要评点,对于人类学专业研究者是一部难得的...
生灵与超越 王铭铭对于祭祀的人类学考察,传统上以经验研究为主——深入不同文明区域采集他者的生活经验;王铭铭此书则采取了一种不同的进路:从文本细读的角度进入与祭祀相关的人类学理论。选取19世纪中期以来重要的英法人类学家,对于他们和祭祀相关的理论展开细致的梳理,并择要评点,对于人类学专业研究者是一部难得的...
当当新华书店总店旗舰店在线销售正版《【新华书店总店旗舰店】生灵与超越:祭祀的人类学释义,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最新《【新华书店总店旗舰店】生灵与超越:祭祀的人类学释义,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简介、书评、试读、价格、图片等相关信息,尽在DangD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