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Kapitza首次观测到玻色液体的超流现象,获得197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L. Landau提出了超流体的量子理论,解释并预言了超流体的许多重要性质,获得196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D. Lee、D. Osheroff、R. Richardson等人成功地将液氦-3冷却至2.5 mK以下,并首次观测到了费米液体的超流性,获得199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A. ...
因为没有碰撞和摩擦,氦原子之间的摩擦力几乎为零——也就是没有黏性,所以超流体液氦就会表现出我们前文描述的奇怪现象:无论是多么微小的缝隙,超流体液氦都会快速通过且没有残留;搅拌一下然后静置一段时间,超流体液氦仍然会持续旋转;沿着容器的内壁向上“攀爬”;等等。因为毛细作用,所有液体都会倾向于爬上它们...
超流体(superfluid)是一种物态,特点是完全缺乏黏性。如果将超流体放置于环状的容器中,由于没有摩擦力,它可以永无止尽地流动。它能以零阻力通过微管,甚至能从碗中向上「滴」出而逃逸。
超流体是一种具有零粘度的流体,它可以无阻碍地流动,甚至可以爬上容器的壁。超流体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它的量子性,也就是说它的行为不能用经典的流体力学来描述,而要用量子力学来描述。这就导致了一些非常有趣的现象,比如涡旋的存在。涡旋是超流体中的一种拓扑缺陷,它是由超流体的相位变化引起的。你可以把超...
物理学最新理论指出宇宙或是一个“液态超流体”。新研究指出,时空或许是某种形式的超流体。超流体是一种物质状态,完全缺乏黏性,正由于没有摩擦力,它可以永无止境地流动而不会失去能量。研究简史 科学家从来没有停止过寻找电磁波传播介质的脚步。最早,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以太”这一概念,认为它是浩瀚...
超流体是一种物质状态,特点是完全缺乏黏性。如果将超流体放置于环状的容器中,由于没有摩擦力,它可以永无止尽地流动。例如,液态氦在2.17K以下时,内摩擦系数变为零(零阻力),液态氦可以流过半径为10-5厘米的小孔或毛细管,甚至能从碗中向上“滴”出而逃逸。这种现象叫做超流现象,这种液体叫做超流体。
超流体是一种在极低温下具有特殊性质的液体,它能够无摩擦地流动,甚至能够逆着重力爬上容器的壁面,或者从容器的微小孔中渗出。这些反直觉的物理行为让人感到惊奇和好奇,也给科学家们带来了很多挑战和机遇。超流体最早是在1937年由两位苏联科学家发现的,他们在实验室中将液态氦冷却到接近绝对零度(-273.15℃)时...
Kimi:超流体是一种具有无摩擦流动特性的量子流体状态,它在极低温条件下出现,主要表现为流体能够无阻力地流动。以下是超流体的一些关键特征和相关信息:特征• 无摩擦流动:超流体能够无阻力地流动,即使在非常狭窄的通道或环形管道中,也不会产生任何粘滞阻力。例如,超流体可以从一个容器中“爬”出来,或者在环形管道中...
超流体是一些流体在没有任何黏度的情况下流动的物质(具有恒定的动能)。超流体的例子包括氦-3和氦-4。在2.17 K以下的温度下,氦-4变成超流体。氦-3只在0.0025 K以下才变成超流体。此外,当超流体被搅拌时,它们会形成“无限旋转”的漩涡。在这篇文章中出现的超流体相是玻色子,这与玻色凝聚有关,在玻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