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追逐超导体是一个由来已久的、十分漫长的过程。这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一门重要“显学”。那么超导电性这个神奇的现象最初是如何被发现的?在上世纪80年代,在物理学系学习低温物理专业研究的年轻人刘兵便对这一研究分支产生了兴趣,此后也从事了超导史方面的研究,并撰写过《超导史话》等专著。刘兵现为清华大...
当超导体进入超导态时,由于超导体的完全抗磁性,磁铁的磁感线会完全被排斥在超导体之外,结果在超导体和磁铁之间产生了足够大的排斥力,与使磁铁下落的重力相平衡,磁铁就会悬浮起来。”
高温超导电性(high temperature superconductivity)通常指临界温度T超过25K的超导电性。高温超导体发现以前,超导电性大多出现在金属、合金或化合物当中,临界温度最低的超导体是铌三锗(Nb₃Ge),T为23.2K,这类超导体通常称为低温超导体或常规超导体。它们的性质可用电子–声子相互作用的BCS理论来描述。发现 1986...
超导能隙; Josephson 效应 铜氧化物高温超导 氧化物超导的发现; 结构共性与超导电性; 传统超导现象及其微观理论 1911 年, Heike Kamerlingh Onnes (1913 得诺贝尔奖)发现了超导性。 在1913 年,Heike Kamerlingh Onnes 因为“对低温下物质性质的研究,特别是对液氦的生产”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11年荷兰物理学家H·卡末林·昂内斯发现汞在温度降至4.2K附近时突然进入一种新状态,其电阻小到超出了仪器测量量程(10Ω),他把汞的电阻消失的状态称为超导态,即实现了超级导电性。以后又发现许多其他金属也具有超导电性。1933年,德国物理学家迈斯纳和奥森菲尔德共同发现了超导体的另一个极为重要的性质—...
现在,我们用以上的物质力学理论来分析超导电性的现象:导体上电流的实则就是原子传播能量的体现,由于原子和原子之间充满了球子,当相邻两个原子的旋转方向相反时,物体显示中性;当相邻两个原子的旋转方向相同时,物体显示导电电流的性质;当原子旋转时形成的波动频率都是高频的,当原子作直线振动时的频率都是低频的;原子作...
新华社北京10月2日电(记者张泉)我国科学家牵头的科研团队利用我国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在一种双镍氧层钙钛矿材料La2PrNi2O7中,实现了块体高温超导电性,并揭示了镍基高温超导体的结构起源。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程金光研究员团队和周睿研究员团队联合国内外多个研究团队完成,相关成果10月2日在国际学术...
前不久韩国团队公布的“室温超导”研究引发全球各地热议。据称,名为LK-99(改性铅磷灰石晶体结构)的新材料在400K(热力学温度单位)温度下有超导性,随即引发了全球各大实验室的复现浪潮,一时间成为科学界最热门的学术热点。 在国内,包括北京大学、中科院大学、曲阜师范大学等高校在内的科研团队也参与复现研究,并有专业...
对于发现超导电性来说,这样的低温已经足够了。 卡末林-昂内斯邂逅“超导女神” 在科学研究中,有一类重要的工作,就是测量各种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各种性质。这里所说的不同条件,可以是不同的温度、不同的压力、不同的磁场等。科学家们尤其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