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之所以秋收起义走上了井冈山的道路,和毛主席的远见有很大影响。从这三次起义的领导班子来看,其实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都可谓将星云集,其中南昌起义中走出了7位共和国元帅、3位共和国大将,广州起义也有叶挺这样的革命军名将。唯独秋收起义,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将领,不得不让旧式军人余洒度担任第一师师长。结果这...
在大慧看来,不同时期、不同规模的起义军,获取资源的方法都不同,但总的来看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掠夺型起义军,另一种是非掠夺型起义军,我们先来看第一种掠夺型起义军。可以说这一种在历史上的诸多农民起义中出现得最早,占据的数量也最多,这种起义军存续的时间往往不会长久,其中最有代表性,大家也很熟悉...
一、张楚起义军 秦末公元前209年陈胜和吴广在大泽乡策动起义,起义军一月之内连下数个县城,接着攻下重镇陈郡(陈国和楚国首都),陈胜在此称王建立张楚政权。建立政权的陈胜兵分多路部署灭秦,然而起义军缺少作战经验,吴广率领的主力在荥阳被李斯之子李由牵制无法西进。另一支周文率领的偏师绕道进攻关中,沿途收揽...
当获悉南昌起义军余部和湘南暴动武装向井冈山地区转移后,工农革命军第一团又赶往桂东、资兴一带接应,在桂东县韩岭坳打垮了地方武装胡凤章部,在酃县湘山寺、龙王庙、格麻形三地重创湘军两个团,有力地策应了南昌起义军余部和湘南暴动武装的北上。整编为红四军第十一师三十一团(1928.4—1929.3)1928年4月28日...
三大起义的特点 经过对比可以看出,秋收起义本就是来自工农的力量,因此这次起义带有浓厚的本土工农特色,虽然起义军的整体文化素质不高,但对于农村的理解,显然比南昌起义与广州起义强出了一个等级。因此当秋收起义进行到攻打长沙这一步时,起义军发现发展不畅,便立刻调整自己的路线,转而到广大的农村继续斗争了。
高迎祥是陕西安塞人,明末起义军第一代闯王,崇祯元年(1628)高迎祥在家乡安塞揭竿而起,此后高迎祥率领起义军转战陕、晋、鄂等地,与明朝的正规军进行了多次大战。荥阳大会上,高迎祥吧诶推举为十三家七十二营民变队伍的首领,之后率领部队东进,攻破凤阳,毁掉明帝祖陵。高迎祥 崇祯九年(1636年),高迎祥率领部队进军...
一直到许多年以后,当周士第回忆起三河坝战斗后脱离南昌起义军一事,仍然感到后悔不迭。当年,南昌起义军兵败潮汕,朱老总率领三河坝战斗撤下来的2000多人的部队何去何从就已经成了一个关键问题,而作为起义军主要领导人的周士第,却在革命遭遇严重挫折时离开了部队,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永远的遗憾。朱老总后来带着这...
农民军最初起事,多是流动作战,没有稳固的根据地,故而诸多起义军都是举家随军行动。比如北朝时,据《周书》卷11《晋公宇文护传》引宇文护之母阎氏的回忆:“吾之阖家大小,先在博陵郡住,相将欲向左人城,(起义军)行至唐河之北,被定州官军打败。汝叔母贺拔及儿元宝,汝叔母纥干及儿菩提,并吾与汝六...
王薄在山东地区的起义军一直持续到隋朝灭亡,唐朝建立之后,作为真正意义上的农民起义军,王薄与秦末时期的陈胜、吴广起义类似,意义深远,调到全国义军反隋的高潮,并且牵制了山东地区的隋军。隋末的山东是受剥削最严重的地区,没有之一,一方面是因为山东是徭役和兵役最严重的地区,另一方面山东是隋炀帝三征高句丽的...
元末三支起义军,朱元璋论实力仅排第二,却最终夺取了天下 元朝末年,大大小小的起义军数不胜数,而元朝内部也忙于争权夺利而无心平叛;与其他任何朝代的农民起义军模式一样,当各自实力发展到瓶颈的时候,难免就要开始互相攻伐了,通过不断的兼并战争,天下诸多起义军中,最强大的仅剩三人。这三人分别是陈友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