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认的是,赵蕃在南宋中晚期,在诗坛的地位是不容改变的。他是一位高寿文人,八十七岁辞世,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今天,我们就来欣赏赵蕃的十首诗,体会其诗歌的时代意义和爱国情怀,尤其批判性诗,让人酣畅淋漓。
赵蕃 赵蕃100篇作品 >> 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介绍 赵蕃(诗人,学者)(一一四三~一二一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生于宋高宗绍兴十三年,卒于理宗绍定二年,年八十七岁。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
赵蕃,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后因南宋南渡而定居于信州玉山(今江西)。他出生于宋高宗绍兴十三年,于理宗绍定二年辞世,享年八十七岁。早年,赵蕃拜刘清之为师,受曾祖旸的恩荫补为州文学,但未就任。他曾担任太和主簿和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在狱案上发生争执而被罢职。那时,刘清之在衡州任职,赵蕃请求担任监安仁...
译文 惊蛰节气已过去数天了,初次听闻池塘里的蛙声,就在这个时候。能够如此喜赏风花雪月,就不必去管官场的名与利。注释 闻蛙:听见蛙声。官私:官场上的名利。赏析 这是宋代诗人赵蕃的一首惊蛰诗。这首诗最绝妙之处在于藏情于声,藏志于春,藏心于景,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的向往,对于春天的无限热爱。“...
赵蕃的曾祖赵暘,是宋钦宗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的进士,累官直龙图阁。赵蕃就是以其曾祖父赵暘致仕,恩补州文学一职,并调浮梁(今景德镇)尉和连江(今福建连江)主簿,这两地他却没有赴任。淳熙六 年 (1179),赵蕃年三十六岁,当朝廷再次任命他为太和县(今江西泰和县)主簿时,赵蕃却欣然接受并很快...
赵蕃 赵蕃(二一四三~二二一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为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为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
有史记载赵蕃因为曾祖赵旸致仕得到恩典,被调任浮梁、连江主簿,但最终“皆不赴”。可以推测彼时赵蕃正仕途不顺,常山夏日这番安好岁月让他下定决心回乡务农。 #秋· 投宿招贤,怀古感念 大约在宋宁宗年间的某一个秋季,赵蕃又一次路过常山,在招贤道...
赵蕃 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作者《赵蕃》的诗文 二月初十日自荻浦绝湖三首 其三 赵蕃〔宋代〕 倚赖尊中酒,枝梧卷里诗。贫嗟居不易,境对语成危。 往日行犹记,冲风去不疑。舟师笑相谓,未有若人痴。
赵蕃 宣室志 唐国子祭酒赵蕃,大和七年为南宫郎。忽一日,有僧乞食于门,且谓其家僮曰:“吾愿见赵公,可乎?”家僮告蕃,善即命延入与坐,僧乃曰:“君将有忧。然亦可禳去。”蕃即拜而祈之。僧曰:“遗我裁刀一千五百,庶可脱君之祸,不然,未旬日,当为东南一郡耳。”蕃许之,约来日就送焉,且访其名暨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