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玉祥部驻在湖南常德时,赵登禹听说一些日本人勾结当地的歹徒,横行霸道,欺压百姓,很是气愤。一次,几个日本浪人酒后寻衅闹事,殴打中国商贩,赵登禹闻讯后及时赶到,将几个日本浪人狠狠地揍了一顿,并将这些人扭送当地的日本领事馆。由于证据确凿,日本人只好向被打的中国商贩赔礼道歉。 常德郊外的德山常有猛虎伤人。
赵登禹此役身先士卒,将两口价值180银元的宝刀都砍缺了刀口。战后,赵登禹升任132师师长,南京政府还为他颁发了勋章。此后在驻防张北县时,又多次挫败了日憲的渗透和挑衅。1937年七七事変时,赵登禹正率132师在河间、任丘地区驻防。7月27日,赵登禹奉命率先头团队增援到达北平南苑,被任命为南苑战场指挥官。7月28日晨,日...
从血战长城用大刀砍杀日军,再到驻防华北捍卫国家尊严,最后死守北平壮烈殉国。赵登禹将军用他的一生诠释了中国军人誓死保家卫国,和日寇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这种爱国主义情怀得到毛主席的高度赞扬。到了1949年后,赵登禹将军的家属得到了毛主席签署的烈士证书,这是中国人民对赵登禹将军英雄事迹的认可。作者:孙毅 校正/编...
这首诗歌颂的是著名抗日烈士、国军中将师长赵登禹。赵登禹是七七事变爆发后,在抗日战场上牺牲的首批国军高级将领,后被追晋为陆军上将。赵登禹出生于1898年5月,老家是山东省菏泽县赵楼村。他7岁时,被家人送进私塾,开始接受教育。但是,这小孩不爱学习,没上几年就辍学了。由于喜欢舞枪弄棒,13岁时,他拜家乡颇...
赵登禹(1898年—1937年7月28日),字舜诚(作舜臣),山东省菏泽市杜庄乡赵楼村人,抗日烈士。1914年赵登禹加入冯玉祥的部队,任冯玉祥的随身护兵,跟随参加北伐战争。跟随冯玉祥参加“中原大战”,战败后冯玉祥的部队被整编,赵登禹被任命为第29军37师109旅旅长,后任第132师师长。 1937年7月28日,对日作战时壮烈殉国,时...
赵登禹,字舜臣,1898年5月16日生于山东省菏泽县杜庄乡(现山东省菏泽市高新区万福街道办事处)赵楼村的一个贫困农民家庭。在他幼年时,父亲离世,母亲独自承担起养育他成人的艰辛。由于家境贫寒,他在小时候经常和兄弟姊妹一起采桑养蚕,用所得的零钱来帮补家用。当他七八岁时,母亲节衣缩食将他送进学堂读书,...
随即战争扩大化,赵登禹被宋哲元任命为南苑指挥官,坐镇南苑,与副军长佟麟阁一起负责指挥南苑的所有军事力量。7月26日,赵登禹奉军长宋哲元之命,赶赴南苑负责北平防务,到了28日,日军突然展开了全面攻势,他们利用空中优势,派出飞机低空俯射。副军长佟麟阁不幸中弹,由于战斗中失血过多,壮烈牺牲。当赵登禹将军得知这个...
之后赵登禹一直追随冯玉祥。这期间冯玉祥的部队也经历了很多风雨。英勇抗日 直到民国十九年,随着冯玉祥在中原大战中失势,冯玉祥的部队也出现解体,并被老蒋重新改编。赵登禹从此不再属于冯玉祥的部下,并在民国二十二年,被委任为29军109旅的旅长,奉命在喜峰口一带驻防。在这之前日本人已经霸占了我国的东北三省,并且还...
赵登禹,1898年生于山东省菏泽县赵家楼村,家里世代务农。由于家境贫寒,赵登禹只享受了2年的学堂时光。他从小就一身正气,好锄强扶弱,极富正义感。也正因为如此,赵登禹在伙伴中很有威信。13岁时,赵登禹拜师武林高手朱凤军门下研习武艺。他练功勤奋,深得师傅的真传,不出多久就成为了一个身材魁梧、武艺傍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