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香局的丸子在生闻时带有微酸微微甜的药味,非常吸引人。在70度低温区时,淡淡的苦味夹杂着凉意,鼻腔里会有一种暖暖的药凉感;在90度高温区时,以苦味为主,但能闻到檀香的奶意;而在110度时,檀香的奶味大爆发成为主调;130度时,丸子的蜜甜味道出来,但苦味并未消失。这款丸子是我个人最喜欢的赵清献公产品之一。
话不多说,今天的第一款就是宗兄家的:赵清献公香 赵清献官至北宋御史,厚德清廉,是有名的好官。平时“一琴一鹤”相随,好焚香。这个香香方记载于《香乘》,是他自己调的还是后人为纪念他所拟,不得而知。 组方:白檀香、乳香、玄参,具体配比就不说了,原方是隔火熏的香丸,做成线香的话配比要有调整。 味道...
宋朝用香很普遍,上至皇室宫廷,下至普通百姓,看很多宫廷权贵用香,少不了沉香,麝香,龙涎香等名贵香材。这款香方所用香材很普通,元参、檀香、乳香、炼蜜,制作也很简单。非常符合赵清献公清正廉洁,刚正不阿,不趋炎附势的品性,香如其名,其名即为香之韵。 这款香需要炮制的是檀香和元参。檀香虽然没有说明要...
这款香方出自北宋清献公,赵捴作,从历史文献来看,赵挭人清廉正直。有“铁面御史”之称,是北宋与包拯齐名的大清官。平时以一琴一鹤自随,为政简易,长厚清修,日所为事,夜必衣冠露香以告于天。在他近五十年的为官生涯中,受到上自皇帝,下至百姓的一致好评和爱戴。这款香没有以昂贵的白檀作主香,而是...
赵清献,原名赵抃,有“铁面御史”之称,是北宋与包拯齐名的大清官。 《宋史》记载:赵抃,浙江衢州人。字阅道,号知非子,谥号清献公。生于公元1008年,卒于1084年,享年76岁。二十七岁中进士,经历了北宋中期仁宗、英宗、神宗三朝。赵抃为人忠厚淳朴,善良温和,喜怒不形于色。平生不治家产,不养歌伎。做官之时,仅携...
今天要聊聊一款我非常喜欢的香——赵清献公香。赵清献公,其实就是赵抃的尊称。从史书上来看,他不仅是个名臣,还是个清廉又有能力的好官。这款香是他自己合配并常用的,所以就用他的名号来命名。据说,他每天都要焚香,做什么呢?“日所为事,夜必衣冠露香以告于天”(白天所做之事,晚上必然服饰庄重地烧香,...
香方:赵清献公香。感谢关注 。赵清献公香。宋制。宜:日常读书写字 原方:白檀香4两,乳香缠末半两研细,元参六两(温汤浸洗,慢火煮软,薄切作片焙干) 步骤:碾取细末以熟蜜拌匀,令入新磁罐内,封窨十日,热如常法。注:裹衣阴干三日再窖 史摘:赵清献,名:赵抃,有“铁面御史”之称,是北宋与包拯齐名的大...
新出炉《赵清献公香》..赵清献公香,白檀香四两劈碎,乳香缠末半两研细,元参六两温汤浸洗,慢火煮软,薄切作片焙干。右碾取细末,以熟蜜拌匀,令入新瓷罐内封窖十日,爇如常法。”檀香:乳香:玄参=4:0.5:6,换算后为檀香2g,乳
北宋名臣赵抃,皇帝赐号“清献公”,其人刚正不阿,为官两袖清风,曾与包拯同在御史台任职,下卫黎民,上斗皇权,人称“铁面御史”,常以一琴一鹤相随。清献公嗜香,曾以精心炮制的玄参,加以上好的白檀、乳香、野蜜等合为香丸,再经窖藏,熏之气韵悠远,清新爽朗,正如其抚
中国香文化源远流长,有一款合香清廉的香味,让人一闻就能深爱上它,那就是赵清献公香,此香香方简单,容易入手。 中国香文化:赵清献公香——合香 周家胄《香乘》卷十四 法和众妙香(一)记载 中国香文化:赵清献公香——合香 赵清献公 白檀香四两(劈碎) 乳香缠末半两(研细) 元参六两(温汤浸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