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树理故居,位于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嘉峰镇尉迟村。故居内存有赵树理生前书籍、柳制箱、皮箱和生活用品等珍贵遗物。建筑形式 赵树理故居为清代建筑,典型的北方农村四合院,坐北朝南,大门位于东南角。现存堂屋3间,东西耳房各2间,东、西屋各3间,西南小房2间。现南屋已塌毁,仅留基址,所有建筑均为砖木结构二层...
赵树理在尉迟村与当时的农业合作社社员讨论问题。正在讲话者为赵树理。资料图 1951年,赵树理“下乡”时在三个农村参与协助建设农业生产合作社:1951年3月中旬,随“金星”奖章获得者、全国劳动模范郭玉恩奔平顺县川底村参与建社活动;1951年4月,到武乡县监漳村参与建社动员工作,为合作社的记工问题发明了“记名工票”...
赵树理,他是一个新人,但是一个在创作、生活、思想各方面都有准备的作者,一位在成名之前就相当成熟了的作家,一位具有新颖独创的大众风格的人民艺术家。(评论家周扬评) 社会影响 赵树理全身心投入到为农民写作之中,被誉为描写农民的“铁笔”、“圣手”,是迄今为止写中国农民最为...
▲赵树理(1906~1970),原名赵树礼,山西沁水人,现代小说家、人民艺术家,“山药蛋派”创始人。代表作品《小二黑结婚》《三里湾》《李有才板话》等。“文革”期间遭到残酷迫害,于1970年9月23日含冤去世。才子赵树理 汪曾祺 赵树理是个高个子。长脸。眉眼也细长。看人看事,常常微笑。他是个农村才子。有时赶集...
《赵树理文集》是2005年5月1日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赵树理。本书收录了赵树理的精选优秀作品。内容简介 《赵树理文集(共4册)》赵树理是最受我国农民欢迎的作家之一。他的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和《李有才报话》体现了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精神,成为延安文艺座谈会以后崛起的新型作家的...
《赵树理》是一部由韦廉执导,潘保安、于淑莲等编剧,李雪健、赵二湖等主演的传纪类电视连续剧。该剧为纪念赵树理诞辰100周年所作,讲述了人民作家赵树理的生平事迹和创作生活。并于2006年5月18日在央视一套黄金档播出。剧情简介 在外流浪了几年的赵树理回到太行山区的老家尉迟村,一进家门就碰上媒婆土根嫂给妹妹小翠...
赵树理,1906年9月出生在山西晋城沁水县尉迟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5年夏考入山西省立长治第四师范学院,接触到新文学和左翼文学,开始写新诗和小说。1937年,赵树理投身抗日,在山西从事各种文化工作,编报纸副刊,写出了许多反映农村社会生活、深受广大群众欢迎的小说,如《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李家庄的...
就地解决,首先要因地制宜,山西晋城市沁水县公安局嘉峰派出所深挖人民作家赵树理“上土炕说土理、用土办法解决土事情”的调解办法,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基层社会治理相结合的一次成功探索。雷锋社区里有个“刺头”大妈 就地解决,基层党组织是源头化解矛盾纠纷的战斗堡垒。社区里有了“刺头”,邻里就会纠纷不断。
1966年5月,晋东南专区上党梆子剧院来电话,请赵树理到长治参与修改汇演剧目《两教师》。他同陈奇、潘公展、张仁义、李振杰等五人组成创作组,先下陵川、晋城两县几所农业中学采访,为修改剧本积累素材。此时,诬蔑新中国成立以来文艺界被一条“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黑线专了我们的政”,号召要“坚决进行一场文化战线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