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金石学家赵明诚《题欧阳修集古录跋》之一赏析 赵明诚《题欧阳修集古录跋》之一,赵明诚27岁时所书第一段题跋,下笔果断利落,功力已成。文字简洁,仅记观赏时间为政和六年(1116),距首次题记后十年。此时他隐居青州归来堂,与李清照共度时光,屏却世务,潜心研究金石学,成为他一生中研究金石学的最佳时期,留下...
赵明诚 赵明诚(1081-1129)著名金石学家、文物收藏家。字德甫(又作德父),密州诸城(今山东诸城龙都街道)人,宋徽宗崇宁年间宰相赵挺之之第三子。少喜收蓄前代石刻。为太学生,以父荫入仕。赵明诚21岁尚在太学读书时,与李清照结婚。崇宁四年(1105年) 十月授鸿胪少卿。大观元年(1107年)三月,赵挺之去世,遭蔡京诬陷,...
说到赵明诚的妾,我不得不说,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男人有三妻四妾是正常的,这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宋朝皇帝也同意并鼓励大臣们储存妾和妓女。可以想象,赵明诚在那个社会长大,周围的环境也是如此,不太可能没有妾。但赵明诚真正的妾应该是在他41岁离开青州的家乡,出去当官的时候。1107年,赵明诚的父亲去世后,...
南宋建炎元年,赵明诚调知江宁府,建炎三年移知湖州。此时,金兵入侵,赵明诚未赴任,夫妻二人在国难中流亡,赵明诚病逝于建康。李清照中年丧夫,创巨痛深,她始终将《金石录》带在身旁。南宋绍兴二年,李清照寓居临安,花两年时间对遗稿作最后润色,终得完成。在赵明诚去世四年后,李清照在家中整理书籍,翻出《金石录...
此时的赵明诚,或许心中牵挂的不仅仅是国家大计,更有他与李清照共同珍视的金石古董,以及妻子的安全。李清照于建炎二年(1128年)历经艰辛,终于从战火纷飞的青州抵达江宁,与赵明诚团聚。她携带着两人毕生积累的书画、古籍与金石文物,这些不仅是他们的精神寄托,也是他们学术研究的珍贵资料。对于赵明诚而言,守护这些承载...
从性格上来说,赵明诚懦弱而好声色犬马,李清照则自视极高,表面是两人性格互补,其实不然。李清照和大多数女人一样,嫁鸡随鸡,对丈夫满怀柔情,但赵明诚就难说了。崇宁四年(1105年) 十月,赵明诚做了鸿胪少卿下基层挂职锻炼,李清照饱尝相思之苦,写了著名的《醉花阴》寄给丈夫:“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
第一部分:文人赵明诚的亲友圈;第二部分:词女之夫的奇闻轶事;第三部分附:赵明诚纳妾疑云;第四部分附:我为什么想写赵明诚。 文人赵明诚的亲友圈 在赵明诚的成长过程中,除了父亲赵挺之外,姨父“陈师道”不可不提。据宋人笔记记载,陈性情狷介、家境贫寒,与赵挺之虽为连襟,却关系不佳,但这并不影响他对这个外甥的喜...
赵明诚、李清照夫妇弃原籍密州而选择青州,主要原因是赵明诚的母亲是青州人,30多年前的熙宁三年(1070年)赵挺之“通判德州”时,曾在青州建有一些房屋,此时尚存十余间,修葺后即可居住,方便生活。后来,赵明诚在此建藏书楼,取名“归来堂”,存其收集的金石古器字画等,成为当时北方知名藏书楼。赵明诚自小喜欢研究...
赵明诚,因娶了一代才女李清照而为人熟知。在以夫为天的封建社会,男性尊严让他不得不承受着压力,以致非议。不过,郁闷的事情远不只于此。当一段婚姻是以政治利益为前提的时候,它会因为政治需要大开绿灯,也同样会因为政治需要而亮起红灯,赵明诚与李清照的婚姻就是如此——看似美满,实则暗藏危机。在以父为纲的宋代王朝...
赵明诚,山东诸城人,父亲是朝廷宰相赵挺之。元宵节灯会,俊朗的赵明诚邂逅了美丽的才女李清照,两人一见钟情,心底认定了彼此。但赵明诚的父亲却不愿意,他与李清照父亲李格非为官政见不同,不想儿子娶什么“才女”。赵明诚对父亲说东岳帝君托梦于他,留下了“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芙草拔,方无灾祸”四句话。赵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