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赵国的君主赵章,以其才智和远见闻名于世(?~前375年),被后人尊称为“赵敬侯”。他在位之初,于公元前386年果断地将国都从中牟迁往邯郸(今河北邯郸),这一举措为赵国的北进策略奠定了基础。邯郸经过规划,分为宫城区和大北城,迅速繁荣起来。在位期间,赵章积极拓展疆域,对抗周边国家。...
赵国赵武侯去世,国中贵族又拥立赵烈侯的儿子赵章即位,史称赵敬侯。 十六年(乙未,公元前386年) 周王朝开始正式任命齐国大夫田和为诸侯国君(名不正则言不顺,田氏虽是窃国者,但正名后强齐已现)。 赵国太子赵朝作乱,跑路到魏国,与魏国军队一起进攻赵国国都邯郸,未能攻克。 十七年(丙申,公元前385年) 秦国名叫改...
公元前400年),赵烈侯去世,因太子赵章年幼,于是赵国群臣拥立赵烈侯之弟、赵章叔父赵武侯(亦称赵武公)即位。 赵武公十三年(公元前387年),赵武公去世,赵国群臣再度拥立赵章即位,是为赵敬侯。 赵敬侯元年(公元前386年),赵敬侯堂兄弟、赵武公之子赵朝(一作赵朔)作乱,因没有获胜,于是出逃投奔魏国。魏国国君魏武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