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成侯(?─前350年),嬴姓,赵氏,名种,赵敬侯之子,战国时期赵国君主。前372年,赵成侯在邢地浆水镇附近(今邢台县)高筑檀台,以朝诸侯。因在邢地建檀台,故名邢台。 前353年,魏国派大将庞涓带兵攻打赵国,围赵都城邯郸。赵成侯拒绝割地,派遣使者求援齐国,齐使田忌、孙膑救赵,败魏桂陵。赵成侯二十四年(前351年)...
赵成侯可以说是赵国中前期国力最巅峰时期的一位君主了,毕竟在赵成侯,对外战争除了败给过当时霸主魏国外,对其它国家几乎没有过败绩。而且在赵成侯统治前期,赵国国力也是一直蒸蒸日上,俨然有取代魏国霸主之势。就像赵成侯刚即位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374年年,赵成侯平定国内动乱,稳定住局势后,便与诸侯一起出兵...
赵成侯十五年(公元前360年),帮助魏国攻打齐国。 分地会盟 赵成侯十六年(公元前359年),联合韩、魏二国瓜分晋国仅剩的土地,将端氏封给晋君。 赵成侯十七年(公元前358年),赵成侯与魏惠王在葛孽会盟。 赵成侯十九年(公元前356年),赵成侯与齐国、宋国在平陆会盟,与燕国在阿地会盟。 赵成侯二十年(公元前355年)...
于此同时,赵国在赵成侯十九年,跟齐国、宋国在平陆相会,跟燕国在阿相会。赵成侯积极的和周边国家修好,为了是连年征战的赵国获得喘息的机会,能更好的集中精力进攻卫国。令赵成侯没想到的是,在赵国集中兵力针对卫国的时候,却引发了一场赵、魏之间更大规模的战争。史称“邯郸之难”!
历史知识> 赵成侯 战国时赵国国君。名种,赵敬侯之子。因赵都邯郸(今属河北),故又称邯郸君。公元前374—前350年在位。赵成侯三年(前372),攻卫,取乡邑七十三,卫更弱小。五年,攻齐至甄(今山东鄄城北)。六年,与韩迁晋桓公于屯留(今山西屯留南),晋遂绝祀。七年,攻齐至长城。二十二年,邯郸为魏所破,二十四...
历史人物> 赵成侯 【生卒】:?—前350 名种。敬侯子。前375年即位。元年,公子胜与他争位,为乱被平定。多次伐卫,攻取卫乡邑七十三与甄地。又与韩攻周,分周以为二。魏举兵伐赵,赵先败于蔺,再败于怀、浍。前364年后,秦三次攻魏,赵出兵救魏,又与韩攻秦。前359年,和韩、魏再分晋地。此后多次与魏、...
赵成侯,嬴姓,赵氏,名种,赵敬侯之子,在位25年,战国时期赵国君主,也是赵国第四位国君。赵成侯这个人有志气,善征伐,一生战争无数,从来不认输。在公元前374年,公子赵胜因与赵成侯争夺君位,而发动叛乱,他最后成功地平定了内乱。公元前372年,赵成侯任用大臣太戊午(亦作太成午)担任国相。然后还派兵打败...
赵成侯十六年(公元前359年),联合韩、魏二国瓜分晋国仅剩的土地,将端氏封给晋君。 赵成侯十七年(公元前358年),赵成侯与魏惠王在葛孽会盟。 赵成侯十九年(公元前356年),赵成侯与齐国、宋国在平陆会盟,与燕国在阿地会盟。 赵成侯二十年(公元前355年),魏国贡献给赵国建筑良材荣椽,因而用它来修建檀台。发布...
“赵成侯”的解释如下: 赵 拼音zhào 五行火 部首走 繁体趙 简体笔画9 繁体笔画14 康熙笔画14 结构左下包围结构 笔画笔顺字源字典成语词典古文字典说文解字书法演变开头成语结尾成语 赵(趙) zhào 中国古代国名(a.战国时代的“赵”;b.西晋结束,匈奴族、羯族先后在北方建立“赵国”,史称“前赵”、“后赵”):...